[發(fā)明專利]一種用于防止凍煤且便于卸煤的運輸車廂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2110067970.3 | 申請日: | 2021-01-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622947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7-01 |
| 發(fā)明(設計)人: | 何明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重慶萬馬汽車制造(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1D3/16 | 分類號: | B61D3/16;B61D47/00;B01D47/06;B61D27/00;A62C3/07 |
| 代理公司: | 蚌埠幺四零二知識產(chǎn)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4156 | 代理人: | 尹杰 |
| 地址: | 40000*** | 國省代碼: | 重慶;50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防止 便于 運輸 車廂 | ||
1.一種用于防止凍煤且便于卸煤的運輸車廂,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連接于火車上側的底板(62),所述底板(62)上側設有用于驅動熱水循環(huán)流動的循環(huán)機構,所述循環(huán)機構上側設有車廂(13),所述車廂(13)內(nèi)設有開口朝上的車廂空腔(14),所述車廂空腔(14)的左右內(nèi)壁設有相互交叉的凹槽,所述車廂空腔(14)內(nèi)設有將粘結在所述車廂空腔(14)四個內(nèi)壁的煤塊刮落的清潔機構,所述車廂(13)上側設有用于進水以及噴灑防凍液的輸送機構,所述車廂(13)左右兩個側面設有用于風力轉換電能以及卸煤的輔助機構,所述循環(huán)機構包括固定連接于所述底板(62)上側且左右對稱的兩組支撐件,一組所述支撐件包括自前而后等距分布的十個支撐軸(66),所述支撐軸(66)外側滑動連接有固定連接于所述車廂(13)下側的固定塊(63),所述固定塊(63)下側與所述底板(62)上側之間設有環(huán)繞所述支撐軸(66)外側的壓縮彈簧(65),兩組所述支撐件之間設有上側抵接于所述車廂(13)下側且下側抵接于所述底板(62)上側的彈性囊(64),所述彈性囊(64)內(nèi)設有空腔,所述彈性囊(64)的空腔內(nèi)設有溫控模塊(25),所述彈性囊(64)左右兩側設有向左右兩側延伸的水管(26),所述水管(26)內(nèi)設有貫通連接于所述彈性囊(64)的空腔的管道腔,左右兩個所述水管(26)的管道腔的內(nèi)壁固定連接有兩個對稱的單向閥(27),左右兩個所述水管(26)貫穿所述車廂(13)左右兩側,所述水管(26)位于所述車廂(13)內(nèi)的一段形成一個回路。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于防止凍煤且便于卸煤的運輸車廂,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潔機構包括固定連接于所述車廂空腔(14)前后內(nèi)壁且前后對稱的兩個電動推桿(37),所述電動推桿(37)靠近所述車廂空腔(14)的對稱中心一側固定連接有直角塊(38),所述直角塊(38)豎直段段下側設有位于所述車廂空腔(14)下側內(nèi)壁內(nèi)且前后對稱的底槽(28),所述直角塊(38)豎直段下側設有開口朝下的凹槽,所述直角塊(38)的凹槽的內(nèi)壁滑動連接有滑動塊(29),所述滑動塊(29)上側與所述直角塊(38)的凹槽的內(nèi)壁之間設有彈簧(61),所述直角塊(38)的豎直段內(nèi)設有左右貫通的空腔,所述直角塊(38)的空腔的遠離所述車廂空腔(14)的對稱中心一側固定連接有電機(39),所述電機(39)轉動連接有向靠近所述車廂空腔(14)的對稱中心的一側延伸的螺紋軸(40),所述螺紋軸(40)螺紋連接有滑動連接于所述直角塊(38)的空腔的左右內(nèi)壁且左右延伸的移動桿(35),所述移動桿(35)靠近所述車廂空腔(14)的對稱中心一側設有輔助清潔的銜接部件。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用于防止凍煤且便于卸煤的運輸車廂,其特征在于:所述銜接部件包括轉動連接于所述移動桿(35)遠離所述底槽(28)一側的轉動板(33),兩個所述轉動板(33)靠近所述車廂空腔(14)的對稱中心的一側設有相互抵接且呈交叉分布的多個轉桿(15),多個所述轉桿(15)轉動連接有固定連接于所述直角塊(38)水平段下側的固定軸(31),與所述轉動板(33)共線的一個所述轉桿(15)與所述轉動板(33)之間固定連接有擋板(34),所述轉桿(15)內(nèi)設有關于所述固定軸(31)對稱且開口朝上的凹槽,所述轉桿(15)的凹槽的內(nèi)壁滑動連接有抵接于上側所述轉桿(15)下側的卡塊(32),所述卡塊(32)下側與所述轉桿(15)的凹槽的內(nèi)壁之間設有固定彈簧(56),所述轉桿(15)的一側設有滑動連接于所述車廂空腔(14)的凹槽的內(nèi)壁的第一擦塊(16),所述第一擦塊(16)內(nèi)設有凹槽,所述轉桿(15)滑動連接于所述第一擦塊(16)的凹槽內(nèi)壁,所述轉桿(15)的另一側設有滑動連接于所述車廂空腔(14)內(nèi)壁的第二擦塊(30),所述第二擦塊(30)內(nèi)設有凹槽,所述轉桿(15)滑動連接于所述第二擦塊(30)的內(nèi)壁凹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重慶萬馬汽車制造(集團)有限公司,未經(jīng)重慶萬馬汽車制造(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067970.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