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路基邊坡實景三維模型可視化建模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067703.6 | 申請日: | 2021-01-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734924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4-28 |
| 發明(設計)人: | 譚玲;黃河;杜孟秦;徐建強;張小松;王立洪;張瑤 | 申請(專利權)人: | 招商局重慶交通科研設計院有限公司;招商局公路信息技術(重慶)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T17/05 | 分類號: | G06T17/05;G06T17/20;G06T15/04 |
| 代理公司: | 重慶鼎慧峰合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0236 | 代理人: | 安莉 |
| 地址: | 400000 *** | 國省代碼: | 重慶;50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路基 實景 三維 模型 可視化 建模 方法 | ||
本發明提供一種路基邊坡實景三維模型可視化建模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導入帶有衛星定位信息的實景照片、實景視頻;對齊實景照片;根據對齊的實景照片生成密集點云;根據密集點云生成網格;根據網格生成紋理;導出路基邊坡三維模型標準文件;對路基邊坡三維模型標準文件進行輕量化加載。對路基邊坡實景三維模型進行輕量化加載前,將經度、緯度、海拔高度附加于模型中,將模型重疊至衛星地圖上,以飛行姿態到達初始地理位置。本發明可以解決常規三維建模技術對公路邊坡建立的三維模型效果很模糊,分辨率無法達到工程要求,建模速度慢、可視化展示速度慢的技術問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計算機三維建模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路基邊坡實景三維模型可視化建模方法。
背景技術
我國地形地質條件復雜,頻發的地質災害給公路安全帶來巨大威脅,急需探索準確、直觀、形象的災害體可視化表現方式。現有技術的三維可視化模型的構建方法,仍存在很多的不便和缺點。目前專門針對公路邊坡這類原生構造的建模手段還很缺乏,常規的三維建模技術一般是針對建筑體、機械結構件之類的物體進行建模,但是對公路邊坡建立的三維模型效果很模糊,分辨率無法達到工程要求,也無法為工程監測及養護提供幫助。同時,由于常規的三維建模技術如果用于路基邊坡的三維建模,只能依靠從現場采集獲取大量的現場數據。現場數據量大,建模時需要參與運算的數據量就大,建模花費的時間會很長,建成后的三維模型數量也會很大;這樣在進行可視化展示時對服務器要求會很高,且展示時加載速度慢,不利于快速查閱,用戶體驗差。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發明提出一種路基邊坡實景三維模型可視化建模方法,以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常規三維建模技術對公路邊坡建立的三維模型效果很模糊,分辨率無法達到工程要求,建模速度慢、可視化展示速度慢的技術問題。
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種路基邊坡實景三維模型可視化建模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導入帶有衛星定位信息的實景照片、實景視頻;
對齊實景照片;
根據對齊的實景照片生成密集點云;
根據密集點云生成網格;
根據網格生成紋理;
導出路基邊坡三維模型標準文件;
對路基邊坡三維模型標準文件進行輕量化加載。
在一種可實現方式中,對齊實景照片,具體如下:
根據實景照片的衛星定位坐標、高程,相似度,排列實景照片并進行空三處理,獲取實景照片的空中位置和姿態。
在一種可實現方式中,根據密集點云生成網格,具體如下:
將生成的密集點云通過不同大小的三角方式連接成網格面,繪制出路基邊坡實景三維模型的表皮;網格面的數量設為30000。
在一種可實現方式中,根據網格生成紋理,具體如下:
對每一個網格面使用實景照片進行貼圖;貼圖時紋理大小設為4096×1像素。
在一種可實現方式中,路基邊坡三維模型標準文件輕量化加載,具體如下:
使用虛實融合技術,進行模型設定和模型工坊對所述標準文件進行輕量化加載。
在一種可實現方式中,虛實融合技術包括繪制標簽、繪制光柱、繪制折線、繪制多面體,測量距離、測量面積、測量直角、測量容積,以及在線協同展示。
在一種可實現方式中,模型設定包括添加注釋、裁剪、水面,模型工坊包括三維測量、飛行動畫、拾取坐標。
上述技術方案的技術效果如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招商局重慶交通科研設計院有限公司;招商局公路信息技術(重慶)有限公司,未經招商局重慶交通科研設計院有限公司;招商局公路信息技術(重慶)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067703.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