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工業生產用鏡片邊緣打磨設備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067390.4 | 申請日: | 2021-01-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775762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7-08 |
| 發明(設計)人: | 劉桂金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海闊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4B9/14 | 分類號: | B24B9/14;B24B41/02;B24B41/00 |
| 代理公司: | 重慶壹手知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0267 | 代理人: | 劉軍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市光***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工業生產 鏡片 邊緣 打磨 設備 | ||
本發明涉及一種鏡片邊緣打磨設備,尤其涉及一種工業生產用鏡片邊緣打磨設備。本發明提供一種效率較高且產品合格率較高的工業生產用鏡片邊緣打磨設備。一種工業生產用鏡片邊緣打磨設備,包括有底座和支撐臺,底座上設有支撐臺;電機,支撐臺上安裝有電機;旋轉機構,底座上設有旋轉機構,旋轉機構與電機的輸出軸連接;卡緊機構,底座上設有卡緊機構,卡緊機構與旋轉機構配合;打磨機構,底座上設有打磨機構。通過旋轉機構、卡緊機構和打磨機構的設計,實現了自動對鏡片進行打磨,不需要人們手動旋轉鏡片對其進行打磨,通過下料機構和卡料機構的設計,實現了可以對多個鏡片進行打磨。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鏡片邊緣打磨設備,尤其涉及一種工業生產用鏡片邊緣打磨設備。
背景技術
鏡片通常采用玻璃等光學材料制作,打磨后常與眼鏡框裝配成眼鏡,用于糾正使用者的視力,獲得清晰視野。
老式的鏡片打磨設備,需要人們手動將鏡片放入至打磨器中,在啟動打磨裝置,從而對鏡片進行打磨,打磨過程較慢,并且每次打磨只能打磨一個鏡片,工作效率不高,打磨好后的鏡片需要人們手動從打磨裝置中取出,比較麻煩,且容易造成磨損,從而降低了產品的合格率。
現有技術中,申請專利號為CN108857705A的專利公開了一種鏡片打磨機,包括箱體、吸塵機構、固定機構和打磨機構,其中,所述鏡片固定機構包括固定桿和與所述固定桿相對的活動桿,所述活動桿和固定桿兩者相對的一端分別設置有鏡片固定組件;所述吸塵機構包括設置在鏡片固定組件上方的且可上、下移動的吸塵罩,以及通過除塵管與吸塵罩頂部相連的吸塵箱;所述打磨機構包括升降底座、設置在升降底座上的動力組件和打磨組件,所述打磨組件包括伸縮桿和套在伸縮桿上的若干個打磨輪,所述伸縮桿的后端通過傳動組件連接在動力組件的動力輸出端,但是需要人們手動一個個對鏡片進行下料。
針對上述問題,我們設計出一種自動對鏡片進行下料并且工作效率較高,鏡片的合格率較高的工業生產用鏡片邊緣打磨設備。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老式鏡片打磨機效率較低且合格率不高的缺點,技術問題為:提供一種效率較高且產品合格率較高的工業生產用鏡片邊緣打磨設備。
技術方案是:一種工業生產用鏡片邊緣打磨設備,包括有:
底座和支撐臺,底座上設有支撐臺;
電機,支撐臺上安裝有電機;
旋轉機構,底座上設有旋轉機構,旋轉機構與電機的輸出軸連接;
卡緊機構,底座上設有卡緊機構,卡緊機構與旋轉機構配合;
打磨機構,底座上設有打磨機構。
進一步,旋轉機構包括有:
第一支架,底座上側前部設有第一支架;
第一開關,第一支架上設有第一開關;
第一轉軸,第一支架上轉動式連接有第一轉軸;
第一擠壓桿,第一轉軸內滑動式設有第一擠壓桿;
第一壓縮彈簧,電機的輸出軸上連接有第一壓縮彈簧,第一擠壓桿與第一壓縮彈簧配合。
進一步,夾緊機構包括有:
第二支架,底座上設有第二支架;
第二轉軸,第二支架上轉動式設有第二轉軸;
凸輪,第二轉軸中部設有凸輪;
第三支架,底座上側后部設有第三支架;
第三轉軸,第二支架內和第三支架內活動式連接有第三轉軸;
滾輪,第三轉軸上設有滾輪,滾輪與凸輪配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海闊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市海闊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067390.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