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婦產科護理用清洗盆及其工作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066636.6 | 申請日: | 2021-01-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870053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1-17 |
| 發明(設計)人: | 付軍志;牟秀霞;解秋蘭 | 申請(專利權)人: | 付軍志 |
| 主分類號: | A61H35/00 | 分類號: | A61H35/00;A61M3/02 |
| 代理公司: | 武漢聚信匯智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2258 | 代理人: | 沙莎 |
| 地址: | 266000 山東省青島市即墨***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婦產科 護理 清洗 及其 工作 方法 | ||
1.一種婦產科護理用清洗盆,其特征在于,包括:
盆體組件(100),所述盆體組件(100)包括底板(101)、支撐架(102)、清洗盆(103)、固定板(104)和第一出水管(105);
其中,所述支撐架(102)設置于所述底板(101)的底部,所述清洗盆(103)設置于所述底板(101)的頂部,所述固定板(104)設置于所述清洗盆(103)的內部,所述清洗盆(103)的底部開設有第二出水孔(1031),所述底板(101)的一側開設有第一出水孔(1011),所述第一出水管(105)設置于所述第一出水孔(1011)的一端內部,所述第一出水孔(1011)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二出水孔(1031)連通;
支撐組件(200),所述支撐組件(200)包括第一提升裝置(201)、第二提升裝置(202)、第三提升裝置(203)、第一支撐板(204)、第二支撐板(205)和扶手(206);
其中,所述第一提升裝置(201)設置于所述底板(101)的左側,所述第二提升裝置(202)設置于所述底板(101)的右側,所述第三提升裝置(203)設置于所述底板(101)的前側,所述第一支撐板(204)分別設置于所述第一提升裝置(201)和所述第二提升裝置(202)的頂部,所述第二支撐板(205)設置于所述第一支撐板(204)的一側,所述第二支撐板(205)的底部一側與所述第三提升裝置(203)的頂部固定連接,所述扶手(206)設置于所述清洗盆(103)的一側;
混合組件(300),所述混合組件(300)包括箱體(301)、第一隔板(302)、第二隔板(303)、第三隔板(304)、氣體過濾裝置(309)、第一氣泵(3010)、第一氣壓感應器(3011)、第二氣泵(3012)、第二氣壓感應器(3013)、儲水區密封蓋(3014)、儲藥區密封蓋(3015)、安裝架(3016)和混合裝置(3017);
其中,所述箱體(301)設置于所述清洗盆(103)的頂部一側,所述箱體(301)的頂部從左至右依次開設有第一凹槽(30101)、第二凹槽(30102)、和第一凹槽(30103),所述箱體(301)的內部從左至右依次設置有第一隔板(302)和第二隔板(303),所述第三隔板(304)設置于所述第一隔板(302)和第二隔板(303)之間,所述第一隔板(302)、所述第二隔板(303)和所述第二隔板(303)分別用于將所述箱體(301)的內部分隔成儲水區(305)、儲藥區(306)、過濾區(307)和混合區(308),所述氣體過濾裝置(309)分別設置于所述第二凹槽(30102)和所述過濾區(307)的內部,所述第一氣泵(3010)設置于所述第一隔板(302)的一側,所述第一氣壓感應器(3011)設置于所述第一氣泵(3010)的底部,所述第一氣泵(3010)的進氣口與所述氣體過濾裝置(309)連通,所述第二氣泵(3012)設置于所述第二隔板(303)的一側,所述第二氣壓感應器(3013)設置于所述第二氣泵(3012)的底部,所述儲水區密封蓋(3014)與所述第一凹槽(30101)螺紋連接,所述儲藥區密封蓋(3015)與所述第一凹槽(30103)螺紋連接,所述安裝架(3016)安裝于所述混合區(308)的內部,所述混合裝置(3017)安裝于所述安裝架(3016)的表面,所述混合裝置(3017)包括第二出水管(301706);
清洗組件(400),所述清洗組件(400)包括第三出水管(401)、第一水泵(402)、清洗件(403)、螺旋管(404)和第二水泵(405);
其中,所述清洗件(403)設置于所述固定板(104)的內部,所述第一水泵(402)的進水口與所述第二出水管(301706)的一端連通,所述第三出水管(401)的一端與所述第一水泵(402)的出水口連通,所述第三出水管(401)的另一端依次貫通所述箱體(301)、所述清洗盆(103)和所述清洗件(403)與所述螺旋管(404)的一端連通,所述螺旋管(404)和所述第二水泵(405)自上而下依次設置于所述清洗件(403)的內部,所述清洗件(403)的頂部開設有第二通孔(40301),所述第二水泵(405)的出水口和所述第二水泵(405)的入水口分別所述第二通孔(40301)連通,所述清洗件(403)的表面開設有第一噴水孔(40302),所述螺旋管(404)的表面開設有第二噴水孔(40401),所述第一噴水孔(40302)與所述第二噴水孔(40401)連通;
控制裝置(500),所述控制裝置(500)包括控制盒(501)、控制器(502)控制手柄(503);
其中,所述控制盒(501)設置于所述扶手(206)的表面,所述控制器(502)設置于所述控制盒(501)的內部,所述控制手柄(503)通過電纜與所述控制器(502)通信連接,所述控制手柄(503)包括顯示屏(50301)、第一開關(50302)、第二開關(50303)、第三開關(50304)和第四開關(50305),所述第一開關(50302)、所述第二開關所述(50303)、所述第三開關(50304)、所述第四開關(50305)和所述顯示屏(50301)依次設置于所述控制手柄(503)的表面;
所述混合裝置(3017)還包括混合裝置殼體(301701)、第一進水管(301702)、第二進水管(301703)、第一電磁閥(301704)、第二電磁閥(301705)、加熱絲(301707)、溫度感應器(301708)、轉軸(301709)、攪拌葉片(3017010)和驅動電機(3017011),所述混合裝置殼體(301701)安裝于所述安裝架(3016)的表面,所述第一進水管(301702)的一端與所述混合裝置殼體(301701)的一側連通,所述第一進水管(301702)的另一端貫通所述第一隔板(302)遠離所述第一氣壓感應器(3011)的一側并延伸至所述儲水區(305)的內部,所述第一電磁閥(301704)設置于所述第一進水管(301702)靠近所述儲水區(305)的一端,所述第二進水管(301703)的一端與所述混合裝置殼體(301701)的另一側連通,所述第二進水管(301703)的另一端貫通所述第二隔板(303)遠離所述第二氣壓感應器(3013)的一側并延伸至所述儲藥區(306)的內部,所述第二電磁閥(301705)設置于所述第二進水管(301703)的內部,所述驅動電機(3017011)設置于所述混合裝置殼體(301701)的底部一側,所述轉軸(301709)的一端與所述驅動電機(3017011)的輸出軸固定連接,所述轉軸(301709)的另一端貫通所述混合裝置殼體(301701)的底部并延伸至所述混合裝置殼體(301701)的內部,所述加熱絲(301707)設置于所述混合裝置殼體(301701)的內壁表面,所述攪拌葉片(3017010)設置于所述轉軸(301709)的表面,所述溫度感應器(301708)設置于所述混合裝置殼體(301701)的內壁底部,所述第二出水管(301706)的另一端與所述混合裝置殼體(301701)的底部另一側連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付軍志,未經付軍志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066636.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