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中藥組合物及其應用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064683.7 | 申請日: | 2021-01-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618633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4-09 |
| 發明(設計)人: | 劉鳳斌;陳斌;李培武;楊云英;莊昆海;潘靜琳;翁森輝;何龍;楊曉軍;熊文生;米紅;江其龍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
| 主分類號: | A61K36/835 | 分類號: | A61K36/835;A61K9/00;A61P1/00;A61P29/00 |
| 代理公司: | 廣州三環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顏希文 |
| 地址: | 510000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中藥 組合 及其 應用 | ||
本發明涉及中藥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中藥組合物及其應用。本發明的中藥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組分:丁香150?170份、木香240?260份、吳茱萸80?100份、沉香80?100份、降香240?260份、花椒160?180份。本發明組合物的組分均采用天然的中藥原料,其配制簡便、藥源廣、成本低。藥物辛味以辛溫為主。辛溫入絡,可散寒通絡止痛,并引諸藥入里,透邪外達。具有應用方便、價格低廉、標本兼治的優勢。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中藥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中藥組合物及其應用。
背景技術
腹痛是由于各種原因引起的腹腔內外臟器的病變,而表現為腹部的疼痛。可分為急性腹痛和慢性腹痛。常會涉及到鄰近的器官或組織疾病,如胃腸消化器官、肝、膽、胰腺疾病、婦科疾病或泌尿生殖器官等。另外,與某些不明原因的疾病或癥狀,如內分泌失調、胃腸痙攣、胰腺炎、卵巢腫瘤、過敏性紫顛等密切相關。臨床上對于腹痛可酌情選用阿托品、消炎痛、硫酸鎂、地巴唑等藥物和針灸療法。
臨床上常用的中藥湯劑具有煎煮步驟多、耗時長,且攜帶不便等不足,且中藥湯劑對于老幼虛弱之體、不配合服藥之人、不適宜服藥之癥更難以發揮其療效。西藥療法雖可以短暫緩解疼痛,但治標不治本,且副作用大,易產生依賴性,且某些藥物肝腎功能不全、胃腸潰瘍、高血壓、糖尿病等患者不宜服用,使用群體受限制。針灸療法雖然能很快鎮痛且副作用小,但是存在針灸師缺乏、針刺水平不一、針刺可能帶來疼痛等問題。脾胃虛寒證之腹痛的西醫治療以對癥治療為主,常用藥物包括胃腸動力藥、止瀉藥、止吐藥、5-羥色胺藥物、解痙藥、微生態調節劑等,其療效亦欠理想,且長期使用毒副作用明顯,患者常常不能耐受,導致病情反復,部分脾胃功能失調性癥狀如手足不溫、畏寒等甚至無藥可用。
中醫外治法歷史悠久,頗具特色。中藥外用散劑是將原藥材或飲片研成粉末,均勻混合,分裝于一定的載體中直接外用或用一定液體(水、醋或蜂蜜)潤濕后調成稀糊狀,黏稠適中,調敷患處的一種外用制劑。《傷寒雜病論》中有蛇床子散“溫陰中坐藥”,王不留行散言:“小瘡即粉之”以及頭風摩散“沐了,以方寸匕,已摩疢上,令藥力行”。其具有表面積較大、易分散、直接作用于皮膚表面便于透皮吸收等特點,且副作用小,經濟,適用人群廣等優點。
中藥散劑外敷療法為藥物經皮吸收的機理,現代藥劑學中將其稱為經皮給藥系統。外敷藥物經皮膚吸收進入體內的途徑主要有四個:一是通過動脈通道,藥物通過角質層和表皮深層轉運而吸收,進入血液循環中;二是通過水合作用,中藥外敷“氣團藏而不泄”,敷料和藥物貼敷于皮膚,在角質層形成一種汗液難以蒸發擴散的密閉狀態,使得角質層含水量增加,角質層經水合作用而膨脹為多孔狀態,有利于藥物的穿透;三是通過表面活性劑作用,如膏藥中某些藥物所含的脂肪酸或環烷酸的鉛鹽,即所謂的鉛皂,鉛皂是一種表面活性劑,可促進皮膚對藥物被動擴散的吸收,增加表皮脂膜對藥物的透過率;四是通過外敷藥物中芳香的藥物如丁香、肉桂、沉香等的促進作用,這些芳香、易揮發類的藥物具有促進其它中藥成分快速滲透皮膚的促透作用。
中藥散劑外敷療法治療腹痛效果顯著。董氏運用中藥外敷神闕穴治療小兒再發性腹痛總有效率88.1%。溫胃散敷臍聯合西藥治療兒童功能性腹痛療效確切,治療組患者總有效率96.67%,明顯優于對照組的80.00%。韓氏運用理氣止痛散外敷合用良附丸內服總有效率96.67%,高于單用良附丸內服90.00%。近代醫家的臨床研究為中藥貼劑的臨床使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論依據。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中藥組合物及其應用,本發明的中藥組合物具有溫通經絡,通達氣機,散寒止痛的效果。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取的技術方案為:提供一種中藥組合物,所述中藥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組分:丁香150-170份、木香240-260份、吳茱萸80-100份、沉香80-100份、降香240-260份、花椒160-180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未經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064683.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評估智能算法等級的方法
- 下一篇:司機室骨架結構、司機室及軌道車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