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電子束曝光的芯片內嵌復合物及其制備方法與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064658.9 | 申請日: | 2021-01-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820637B | 公開(公告)日: | 2022-11-11 |
| 發明(設計)人: | 張昭宇;黃要然;劉歌行;李浩川 | 申請(專利權)人: |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 |
| 主分類號: | H01L21/027 | 分類號: | H01L21/027;H01L21/56;H01L23/29;H01L23/31 |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聯合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414 | 代理人: | 黃志云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電子束 曝光 芯片 復合物 及其 制備 方法 應用 | ||
1.一種用于電子束曝光的芯片內嵌復合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提供一復合結構,其中,所述復合結構包括第一基底、設置在所述第一基底表面的導電層和設置在所述導電層的背離所述第一基底的表面上的芯片陣列;
在所述芯片陣列的外表面鋪設保護層,所述保護層覆蓋所述芯片陣列;所述保護層選自表面平整的軟膜層或硬基底復合物;
采用聚合物溶液對所述復合結構和所述保護層進行封裝固化處理;采用聚合物溶液對所述復合結構和保護層進行封裝固化處理的步驟中,包括:對所述復合結構和保護層施加壓力,加入聚合物溶液填充后,進行封裝固化處理,其中,所述壓力為10~40 N;
除去所述保護層,得到芯片內嵌復合物。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電子束曝光的芯片內嵌復合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硬基底復合物包括第二基底和連接層,且沿所述導電層至所述芯片陣列的延伸方向,所述連接層和所述第二基底依次層疊,且所述連接層覆蓋所述芯片陣列。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電子束曝光的芯片內嵌復合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溶液的材料選自聚二甲基硅氧烷、苯并環丁烯、環氧樹脂、二甲基硅氧烷,環甲基硅氧烷,氨基硅氧烷,聚甲基苯基硅氧烷,聚醚聚硅氧烷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種。
4.根據權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用于電子束曝光的芯片內嵌復合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除去所述保護層的步驟中,包括:對所述保護層進行切割去除,并采用有機溶劑進行清洗。
5.根據權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用于電子束曝光的芯片內嵌復合物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的大小為(2~3)mm×(4~5)mm。
6.一種由權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用于電子束曝光的芯片內嵌復合物的制備方法制備得到的用于電子束曝光的芯片內嵌復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內嵌復合物包括第一基底,設置在所述第一基底表面的導電層,設置在所述導電層的背離所述第一基底的芯片內嵌層,且所述芯片內嵌層包括與所述導電層接觸的芯片陣列以及分布在芯片陣列之間的內嵌層。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電子束曝光的芯片內嵌復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內嵌層比所述芯片陣列的厚度≤15微米。
8.權利要求6或7所述的用于電子束曝光的芯片內嵌復合物在電子束曝光設計集成電路中的應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未經香港中文大學(深圳)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064658.9/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H01L 半導體器件;其他類目中不包括的電固體器件
H01L21-00 專門適用于制造或處理半導體或固體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設備
H01L21-02 .半導體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處理
H01L21-64 .非專門適用于包含在H01L 31/00至H01L 51/00各組的單個器件所使用的除半導體器件之外的固體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處理
H01L21-66 .在制造或處理過程中的測試或測量
H01L21-67 .專門適用于在制造或處理過程中處理半導體或電固體器件的裝置;專門適合于在半導體或電固體器件或部件的制造或處理過程中處理晶片的裝置
H01L21-70 .由在一共用基片內或其上形成的多個固態組件或集成電路組成的器件或其部件的制造或處理;集成電路器件或其特殊部件的制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