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核殼Au@氧化錫/垂直石墨烯微電極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064600.4 | 申請日: | 2021-01-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881488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6-24 |
| 發明(設計)人: | 李明吉;鄭付;李紅姬;李翠平 | 申請(專利權)人: | 天津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N27/30 | 分類號: | G01N27/30;C23C14/35;C23C14/08;C23C16/50;C23C16/26;C23C28/04 |
| 代理公司: | 天津創智天誠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2214 | 代理人: | 李蕊 |
| 地址: | 300384 ***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核殼 au 氧化 垂直 石墨 微電極 及其 制備 方法 應用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核殼Au@氧化錫/垂直石墨烯微電極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核殼Au@SnO2/垂直石墨烯微電極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在惰性氣體環境下,在鉭絲上磁控濺射制備SnO2膜,將鉭絲浸入濃度0.01~100mΜ的四氯金酸酒精溶液1~2h,烘干,在惰性氣體、氫氣和甲烷的混合氣氛下,將鉭絲進行直流電弧等離子體化學氣相沉積1~9min,得到核殼Au@SnO2/垂直石墨烯微電極,本發明核殼Au@SnO2/垂直石墨烯微電極結構簡單,操作使用方便,可以廣泛應用于脫落酸等植物激素的檢測,達到精準檢測、快速檢測的目的。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植物傳感器技術領域,具體來說涉及一種核殼Au@氧化錫/垂直石墨烯微電極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
背景技術
脫落酸(ABA)是一種植物抑制型的植物激素。它在植物組織中的水平與植物活躍生長成負相關。ABA的基本作用是刺激乙烯的產生,催促果實成熟,它抑制脫氧核糖核酸和蛋白質的合成。了解植物內脫落酸的動態變化及含量,對揭示植物激素如何調節和控制植物的生長、發育有著重要的意義。因此檢測植物脫落酸的含量是相當有必要的。
脫落酸在植物體內含量甚微,長期以來采用化學方法萃取,然后再用旋光色散,紫外分光,氣液相色譜,生物鑒定等多種方法測定,這些方法都存在提取分離步驟繁多,專一性低,精確度差等缺點。在眾多的檢測手段中,電化學方法因其操作方便、所需儀器價廉、響應迅速、靈敏度高、選擇性好、無需復雜的樣品前處理過程等而倍受青睞。但是,植物激素的電化學活性較低,因此設計具有強催化能力和高敏感界面的植物激素電化學傳感器體系是當前研究面臨的主要挑戰。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核殼Au@SnO2/垂直石墨烯微電極的制備方法。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上述制備方法獲得的核殼Au@SnO2/垂直石墨烯微電極。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上述核殼Au@SnO2/垂直石墨烯微電極作為植物傳感器在檢測植物激素中的應用。
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予以實現的。
一種核殼Au@SnO2/垂直石墨烯微電極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在惰性氣體環境下,在鉭絲上磁控濺射制備SnO2膜;
在所述步驟1中,所述鉭絲在磁控濺射前用100~200目砂紙打磨,用于去除鉭絲表面的氧化物及雜質,再先后依次在超純水、無水乙醇、超純水中各超聲清洗5~10min,室溫下干燥。
在所述步驟1中,所述鉭絲的長度為6~8cm,直徑為0.6~0.8mm。
在所述步驟1中,磁控濺射時鉭絲所在腔室內的壓強為1~2Pa。
在所述步驟1中,所述磁控濺射的時間為10~30min,所述磁控濺射的功率為110~130W。
步驟2,將步驟1所得鉭絲浸入濃度0.01~100mΜ的四氯金酸酒精溶液1~2h,烘干;
在所述步驟2中,所述烘干的溫度為60~80℃,所述烘干的時間為3~5min。
步驟3,在惰性氣體、氫氣和甲烷的混合氣氛下,將步驟2所得鉭絲進行直流電弧等離子體化學氣相沉積1~9min,得到核殼Au@SnO2/垂直石墨烯微電極,其中,直流電弧等離子體化學氣相沉積時磁場電壓設置為5.8-6.2V,電弧電流為80-100A,電弧功率為6000-6500W,溫度為800-1100℃,按體積份數計,直流電弧等離子體化學氣相沉積設備的樣品腔內惰性氣體、氫氣和甲烷的比為(10~20):(15~25):(1~3);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天津理工大學,未經天津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064600.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