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5G和區塊鏈的金融大數據信息處理裝置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062336.0 | 申請日: | 2021-01-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752457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5-06 |
| 發明(設計)人: | 劉濟瑋 | 申請(專利權)人: | 劉濟瑋 |
| 主分類號: | H05K5/02 | 分類號: | H05K5/02;H05K7/14;H05K7/20 |
| 代理公司: | 南昌合達信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6142 | 代理人: | 李旦 |
| 地址: | 250000 ***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區塊 金融 數據 信息處理 裝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基于5G和區塊鏈的金融大數據信息處理裝置及其使用方法,屬于信息處理技術領域。基于5G和區塊鏈的金融大數據信息處理裝置,包括箱體,箱體內側壁固接有對稱設置的第一支撐板,第一支撐板轉動連接有第一連接桿,第一連接桿轉動連接有安裝板,箱體內部設置有第一驅動裝置,第一支撐板內側壁轉動連接有第一齒輪,安裝板頂壁固接有對稱設置的定位裝置,安裝板側壁設置有限位裝置,擋桿與限位裝置相配合,箱體內部還設置有通訊裝置,箱體內部還設置有散熱裝置;本發明需要檢修時無需工作人員蹲下操作,提高檢修時的檢修空間,提高檢修的效率和精度,避免了裝置由于晃動而對其本體造成損壞,有效的對金融數據處理裝置進行防護。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信息處理裝置技術領域,尤其涉及基于5G和區塊鏈的金融大數據信息處理裝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術
5G移動網絡與早期的2G、3G和4G移動網絡一樣,5G網絡是數字蜂窩網絡,在這種網絡中,供應商覆蓋的服務區域被劃分為許多被稱為蜂窩的小地理區域。表示聲音和圖像的模擬信號在手機中被數字化,由模數轉換器轉換并作為比特流傳輸,蜂窩中的所有5G無線設備通過無線電波與蜂窩中的本地天線陣和低功率自動收發器(發射機和接收機)進行通信,收發器從公共頻率池分配頻道,這些頻道在地理上分離的蜂窩中可以重復使用,本地天線通過高帶寬光纖或無線回程連接與電話網絡和互聯網連接。
大數據或稱巨量資料,指的是需要新處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強的決策力、洞察力和流程優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長率和多樣化的信息資產,區塊鏈是一個信息技術領域的術語。從本質上講,它是一個共享數據庫,存儲于其中的數據或信息,具有“不可偽造”“全程留痕”“可以追溯”“公開透明”“集體維護”等特征。基于這些特征,區塊鏈技術奠定了堅實的“信任”基礎,創造了可靠的“合作”機制,具有廣闊的運用前景,大數據金融是利用大數據技術突破、革新并發展傳統金融理論、金融技術和金融模式的一種全球性趨勢,這一趨勢既是現有技術進步的必然結果,又是未來金融發展的強勁動力。
現有技術中,專利申請號為201921063585.6的實用新型專利公開了“一種大數據信息處理裝置,包括箱體,箱體一側的一端鉸接設有箱門,箱門一端的中部固定設有連接塊,連接塊的一側固定設有卡塊,卡塊與卡槽卡合連接,卡槽開設在箱體一側的另一端,箱體另一側安裝有顯示器,箱體一邊側的頂部固定設有輸入端口,本實用新型一種大數據信息處理裝置,通過電機帶動清潔滾輪轉動,可以將元件表面的灰塵,清掃出來,抽風機則可以將箱體內部懸浮的灰塵,通過管道抽入至積塵盒的內部。上述專利仍存在以下不足:上述專利設備在需要需要檢修時需要工作人員蹲下操作,長時間下蹲容易造成工作人員腿腳發麻,造成工作效率下降,且不能對控制單元進行固定和防護,無法對設備進行降溫,從而影響金融大數據處理裝置的整體性能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而提出的基于5G和區塊鏈的金融大數據信息處理裝置。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基于5G和區塊鏈的金融大數據信息處理裝置,包括箱體,所述箱體內側壁固接有對稱設置的第一支撐板和第二支撐板,所述第一支撐板轉動連接有第一連接桿和第二連接桿,所述第二支撐板轉動連接有第三連接桿和第四連接桿,所述第一連接桿遠離第一支撐板的另一端轉動連接有安裝板,且所述安裝板與第二連接桿、第三連接桿和第四連接桿轉動相連,所述箱體內部設置有第一驅動裝置,所述第一支撐板內側壁轉動連接有第一齒輪和半齒輪,所述第一齒輪和半齒輪嚙合相連,且所述半齒輪與第一連接桿固定相連,所述第一齒輪與第一驅動裝置輸出端固定相連,所述安裝板頂壁固接有對稱設置的定位裝置,所述安裝板側壁設置有限位裝置,所述第二連接桿靠近安裝板的側壁固接有擋桿,所述擋桿與限位裝置相配合,所述箱體內部還設置有通訊裝置,所述通訊裝置與定位裝置相配合,所述箱體內部還設置有散熱裝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劉濟瑋,未經劉濟瑋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062336.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數據系統、接收設備和數據讀取方法
- 數據記錄方法、數據記錄裝置、數據記錄媒體、數據重播方法和數據重播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發送系統、數據發送裝置以及數據結構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及數據系統
- 數據嵌入裝置、數據嵌入方法、數據提取裝置及數據提取方法
- 數據管理裝置、數據編輯裝置、數據閱覽裝置、數據管理方法、數據編輯方法以及數據閱覽方法
- 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設備、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方法
- 數據發送裝置、數據接收裝置、數據收發系統、數據發送方法、數據接收方法和數據收發方法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