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PVC膜機構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062142.0 | 申請日: | 2019-05-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606367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4-06 |
| 發明(設計)人: | 管越峰;連升炯;曹淼;葉劍濤;鄭仕衡;楊義之 | 申請(專利權)人: |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B29C53/18 | 分類號: | B29C53/18;B29C53/80 |
| 代理公司: | 杭州泓呈祥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3350 | 代理人: | 王豐 |
| 地址: | 310018***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pvc 機構 | ||
本發明屬于膜處理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PVC膜機構,它包括底座、自適應機構、輥子機構、第一輥筒、第一輥軸,其中兩個自適應機構對稱地安裝在底座兩側;本發明中的兩個自適應機構與兩個輥子機構相配合,對從第一輥筒運動過來的且被傳輸過程中已發生偏斜的輥筒上翹端支撐拉扯而導致單側變形的PVC薄膜上的褶皺處進行自適應繃緊,使得褶皺處重新處于繃緊狀態,有效去除或減小薄膜由于單側變形引起的褶皺,為PVC薄膜接下來的電暈工序做好準備,有效提高PVC薄膜成品的合格率,降低企業由于產品不合格導致的經濟損失并節約生產成本。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膜處理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PVC膜機構。
背景技術
目前PVC薄膜產品被廣泛應用于生活和生產的各個方面,要聚氯乙烯產品的表面光滑平整,首先要保證PVC薄膜產品生產前的聚氯乙烯薄膜的表面平整無褶皺;傳統的聚氯乙烯薄膜生產前去褶皺的方法是采用電暈平整PVC薄膜表面的加工設備,但是該種設備無法保證物料在送入電暈步驟時表面仍然處于平整狀態;造成這樣結果可能是:由于輸送PVC薄膜的某個或某些輥子在長期的磨損下發生位置偏斜,極有可能被卷在卷筒的過程中,被層層擠壓成褶皺,褶皺包括沿寬度方向的整條褶皺或因為發生偏斜的輥子的一端下落一端上翹引起PVC薄膜單側發生形變而形成單側的局部褶皺;在從卷筒被拉出的薄膜在二次加工過程中,如電暈,由于拉力作用整條褶皺極易被拉展,其對后期工序沒有太大影響;但單側局部褶皺因非褶皺一側的承擔了絕大部分拉力,所以局部褶皺極不容易拉展,局部褶皺的PVC薄膜對電暈處理的效果很差,進而影響最終的PVC薄膜產品電暈后的合格率,進而導致企業的經濟損失。
本發明設計一種PVC膜機構解決如上問題。
發明內容
為解決現有技術中的上述缺陷,本發明公開一種PVC膜機構,它是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
在本發明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術語“內”、“下”、“上”等指示方位或者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者位置關系,或者是該發明產品使用時慣常擺放的方位或者位置關系,僅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發明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設備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或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發明的限制。此外,術語“第一”、“第二”等僅用于區分描述,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
一種PVC膜機構,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底座、自適應機構、輥子機構、第一輥筒、第一輥軸,其中兩個自適應機構對稱地安裝在底座兩側,兩個輥子機構和第一輥軸平行安裝在兩個自適應機構之間,且第一輥軸上嵌套有第一輥筒。
上述自適應機構包括支撐板、滑塊、銷、擺板、擺軸、聯軸器、角位移傳感器、熱吹風裝置、板簧,其中安裝在底座上的支撐板側面上具有兩個豎直對稱分布的水平滑槽,兩個滑塊分別滑動于兩個水平滑槽內;滑塊的側面具有銷孔,銷孔內安裝有銷;兩端可伸縮的擺板通過固裝在其側面的擺軸與位于兩個水平滑槽之間中心處的擺孔的軸承配合安裝在支撐板外側面上,擺板的可伸縮兩端分別與安裝在兩個滑塊上的銷一端軸承配合;通過第一固定座固裝在支撐板內側面上的角位移傳感器的輸入軸通過聯軸器與擺軸連接;板簧一端與擺板連接,另一端與支撐板外側面連接;板簧對擺板的擺動發揮復位功能;支撐板上端安裝有去除PVC薄膜上褶皺的熱吹風裝置。
上述輥子機構包括第二輥筒、第二輥軸、伸縮桿,其中外側嵌套有第二輥筒的第二輥軸的兩端分別通過兩個相互平行的銷與兩個伸縮桿的桿端鉸接。
兩個伸縮桿上未連接第二輥軸的一端分別與兩個自適應機構中兩個相對的滑塊上的銷固連,且第二輥軸與伸縮桿之間鉸接的銷處于豎直狀態。
作為本技術的進一步改進,上述水平滑槽的頂面和底面上分別開有水平導槽;滑塊的上、下端面上分別安裝有導塊,且兩個導塊分別滑動于相應水平滑槽內的兩個水平導槽內;導塊與水平導槽的滑動配合保證了滑塊平穩滑動于水平滑槽內而不會發生脫離。
作為本技術的進一步改進,上述水平滑槽內涂有潤滑油脂。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杭州電子科技大學,未經杭州電子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06214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