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酚酸多肽偶聯物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062139.9 | 申請日: | 2021-01-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851756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2-14 |
| 發明(設計)人: | 丁楊;張華清;季藝;周建平;白凱文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藥科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7K7/06 | 分類號: | C07K7/06;C07K1/107;C07K1/04;C07K1/06;A61K47/64;A61K31/192;A61P25/28 |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華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吳爽;徐冬濤 |
| 地址: | 210009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多肽 偶聯物 及其 制備 方法 應用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酚酸多肽偶聯物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所述酚酸多肽偶聯物由酚酸與多肽通過酰胺鍵連接,其中,所述酚酸主要包括沒食子酸、迷迭香酸、阿魏酸、咖啡酸、原兒茶酸、綠原酸、芥子酸和香草酸;所述多肽氨基酸序列為KLVFFAED;其制備方法如下:(1)使用多肽固相合成法合成KLVFFAED多肽;(2)在惰性氛圍保護下,將酚酸溶液、催化劑及堿性試劑溶于DMF中與樹脂進行偶聯,反應后,使用切割試劑將多肽從樹脂上切割下來,得到酚酸多肽偶聯物粗品;(3)經分離純化,凍干得到酚酸多肽偶聯物。所述酚酸多肽偶聯物相比于未經修飾的酚酸,既能提高脂溶性和穩定性,使其更易被細胞攝取,又能實現靶向效果,降低對正常細胞的毒副作用,高效發揮藥物治療作用。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藥物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酚酸多肽偶聯物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
背景技術
酚酸類化合物是指同一苯環上含有若干個酚羥基的有機酸,在自然界中廣泛存在于植物種子、根、莖、葉中。由于分子內含有一個或多個酚羥基,能與氧化自由基反應生成半醌式自由基,因此可通過不同機制體現出抗氧化作用、抗自由基作用、抗炎作用、抗菌抗病毒作用、神經保護作用等。然而,酚酸類化合物由于具有酚羥基及羧基,分子中烷烴鏈較短,同時含有雙鍵,因此導致其親水性強,脂溶性差,難以透過生物脂質雙分子膜,生物利用度較低,限制其應用范圍。
對酚酸結構進行修飾以增加脂溶性,例如將脂溶性分子與酚酸類化合物進行連接,是擴大酚酸類化合物應用范圍,提高作用效果的有效途徑。傳統修飾方法包括利用長鏈脂肪酸與酚酸羥基反應形成酚酸酯,或利用長鏈脂肪醇與酚酸羧基反應形成酚酸酯。然而由于酚酸分子內同時含有羧基和羥基,在酯化反應條件下,易形成酚酸分子內或分子間的酯化,導致副產物多,產率偏低。形成的酚酸酯具有與表面活性劑類似的親水頭部與疏水尾部,可能通過類表面活性劑作用破壞細胞膜,安全性低,限制其應用范圍。此外,由于酚羥基是酚酸類化合物中發揮生理活性的主要基團,針對酚羥基進行修飾可能導致生理活性的降低或喪失。因此,在保持原生理活性基團的基礎上對酚酸進行更為穩定高效的修飾,具有重要意義。
晚期糖基化終產物受體(the Receptor of Advanced Glycation Endproducts,RAGE)參與眾多疾病的病理過程,如阿爾茲海默癥、腫瘤、糖尿病等,分布廣泛,在內皮細胞、單核巨噬細胞、神經元細胞核小膠質細胞表面都有表達。RAGE屬于多配體受體,Aβ為天然配體之一。在某些疾病條件下如阿爾茲海默癥中,患者腦毛細血管內皮細胞RAGE表達顯著增高,外周Aβ與RAGE結合后,促使Aβ跨越血腦屏障在腦部聚集形成具有神經毒性的Aβ寡聚體,進而引起一系列氧化應激和炎癥反應,最終導致神經細胞凋亡。研究發現Aβ與RAGE結合域主要是位于Aβ序列16-23位的八個氨基酸,由這八個氨基酸組成的八肽因而具有良好的RAGE靶向效果。
本發明旨在通過固相合成法將酚酸類化合物與RAGE靶向肽偶聯形成酚酸多肽偶聯物,探索酚酸修飾新方式,改善酚酸類化合物的溶解性和體內分布行為,保留活性的同時提高其穩定性和安全性,使其更易于在作用部位富集并被細胞攝取,高效發揮藥物治療作用,降低對正常細胞的毒性作用。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酚酸多肽偶聯物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酚酸多肽偶聯物,所述酚酸多肽偶聯物由酚酸與多肽通過酰胺鍵連接,其中,所述酚酸主要包括沒食子酸、迷迭香酸、阿魏酸、咖啡酸、原兒茶酸、綠原酸、芥子酸和香草酸;所述多肽氨基酸序列為KLVFFAED。
本發明所述酚酸多肽偶聯物的結構具體如式Ⅰ所示:
其中,R為酚酸除羧基外的其他結構,酚酸中R相連的羧基與多肽的氨基連接形成酰胺鍵。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藥科大學,未經中國藥科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062139.9/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