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蓄電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060464.1 | 申請日: | 2021-01-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178611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7-27 |
| 發明(設計)人: | 濱岡賢志;井上拓;宗真平;植田浩生;飯田純一;森岡憐史;奧村素宜 | 申請(專利權)人: | 株式會社豐田自動織機;豐田自動車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H01M10/04 | 分類號: | H01M10/04;H01M50/186;H01M50/18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隆安律師事務所 11323 | 代理人: | 權鮮枝;劉寧軍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裝置 | ||
一種蓄電裝置,具備蓄電模塊、層疊于蓄電模塊的導電板、以及兩者之間的密封構件。蓄電模塊具有電極層疊體和封閉體。電極層疊體具有層疊的多個金屬板。封閉體包圍電極層疊體的側面,在相鄰的電極之間形成內部空間并且封閉該內部空間。多個金屬板包含負極終端電極的金屬板、正極終端電極的金屬板以及兩者之間的多個雙極電極的金屬板。封閉體具有在多個金屬板的緣部分別設置的框狀的多個樹脂部。電極層疊體的層疊端的金屬板具有從樹脂部露出的露出面。露出面具有與導電板不接觸的非接觸區域。密封構件具有與樹脂部接觸并沿著其內緣的第1密封部分。第1密封部分粘接于導電板和非接觸區域且填充到導電板與非接觸區域之間,將導電板與露出面之間封閉。
技術領域
本公開涉及蓄電裝置。
背景技術
作為現有的蓄電模塊,已知具備在金屬板的一個面形成有正極而在金屬板的另一個面形成有負極的雙極電極的蓄電模塊(例如,參照特開2011-204386號公報)。特開2011-204386號公報所記載的蓄電模塊具備:電極層疊體,其具有層疊的多個雙極電池;以及封閉體,其將在相鄰的電極之間形成的內部空間封閉。
在具備這種蓄電模塊的蓄電裝置中,隔著導電板層疊有多個蓄電模塊。相互相鄰的蓄電模塊彼此經由導電板被電連接。
發明內容
在上述蓄電裝置中,有時會在位于蓄電模塊的層疊端的金屬板產生銹。隨著銹的發展,金屬板的強度會降低,這有可能成為電解液的漏液這樣的缺陷的原因。
本公開提供能抑制層疊端的金屬板中的銹的產生及發展的蓄電裝置。
本公開的蓄電裝置具備蓄電模塊、層疊配置于蓄電模塊的導電板、以及設置于導電板與蓄電模塊之間的密封構件。蓄電模塊具有電極層疊體和封閉體。電極層疊體具有層疊的多個金屬板。封閉體以包圍電極層疊體的側面的方式設置。封閉體在相鄰的電極之間形成內部空間并且封閉該內部空間。多個金屬板包含負極終端電極的金屬板、正極終端電極的金屬板以及設置于負極終端電極和正極終端電極之間的多個雙極電極的金屬板。封閉體具有在電極層疊體所包含的多個金屬板的緣部分別設置的框狀的多個樹脂部。電極層疊體的層疊端的金屬板具有從樹脂部露出的露出面。露出面具有與導電板接觸的接觸區域、以及與導電板不接觸的非接觸區域。密封構件具有第1密封部分。第1密封部分以與樹脂部接觸的方式沿著該樹脂部的內緣設置。第1密封部分粘接于導電板和非接觸區域,且填充到導電板與非接觸區域之間。第1密封部分將導電板與露出面之間封閉。
在該蓄電裝置中,層疊端的金屬板具有從樹脂部露出的露出面,露出面具有與導電板接觸的接觸區域、以及與導電板不接觸的非接觸區域。第1密封部分以與樹脂部接觸的方式沿著該樹脂部的內緣設置,粘接于導電板和非接觸區域,且填充到導電板與非接觸區域之間,并且將導電板與露出面之間封閉。因此,能夠抑制層疊端的金屬板中的銹的產生及發展。
也可以是,導電板具有相互連結的多個板狀構件,密封構件具有第2密封部分。第2密封部分沿著在相互相鄰的板狀構件之間形成的連結部設置。第2密封部分粘接于相互相鄰的板狀構件中的每一板狀構件和非接觸區域,且填充到相互相鄰的板狀構件中的每一板狀構件與非接觸區域之間。第2密封部分將導電板與露出面之間封閉。在這種情況下,第2密封部分填充到構成導電板的板狀構件之間的間隙。由此,能夠抑制水分從該間隙侵入,因此能夠抑制層疊端的金屬板中的銹的產生及發展。
也可以是,導電板具有電極層疊體的層疊方向上的一個面和另一個面。也可以是,第2密封部分填充到相互相鄰的板狀構件之間,從一個面連續地設置到另一個面。在這種情況下,能夠進一步抑制層疊端的金屬板中的銹的產生及發展。
也可以是,在電極層疊體的層疊方向上的連結部的端部,相互相鄰的板狀構件之間的間隔隨著靠近層疊端的金屬板而變大。在這種情況下,易于在構成導電板的板狀構件之間的間隙填充密封構件。
也可以是,密封構件為液狀襯墊。在這種情況下,密封構件易于填充到導電板與非接觸區域之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株式會社豐田自動織機;豐田自動車株式會社,未經株式會社豐田自動織機;豐田自動車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060464.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蓄電裝置
- 下一篇:晶片加工方法和晶片加工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