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仿蠕蟲機器人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060072.5 | 申請日: | 2021-01-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828876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5-25 |
| 發明(設計)人: | 劉玉旺;劉濤;楊晟;李杰;苑婷雯;袁忠秋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B25J9/06 | 分類號: | B25J9/06 |
| 代理公司: | 沈陽科苑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汪海 |
| 地址: | 110016 遼***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蠕蟲 機器人 | ||
1.一種仿蠕蟲機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伸縮傳動軸(7)以及由下到上依次連接的驅動單元(1)、底部單元盤(2)、第一半圓環組件(3)、中間單元盤(4)、第二半圓環組件(5)和頂部單元盤(6),所述底部單元盤(2)設有分別對應嚙合的底部徑向驅動齒輪(204)和底部徑向齒條(202),所述頂部單元盤(6)設有分別對應嚙合的頂部徑向驅動齒輪(604)和頂部徑向齒條(602),所述底部單元盤(2)設有底部內齒圈(203),且各個底部徑向驅動齒輪(204)均與所述底部內齒圈(203)嚙合,所述頂部單元盤(6)設有頂部內齒圈(603),且各個頂部徑向驅動齒輪(604)均與所述頂部內齒圈(603)嚙合,所述伸縮傳動軸(7)依次穿過所述底部單元盤(2)、第一半圓環組件(3)、中間單元盤(4)、第二半圓環組件(5)和頂部單元盤(6),且所述伸縮傳動軸(7)下部設有底部齒輪(701)與所述底部內齒圈(203)嚙合、上端設有頂部齒輪(702)與所述頂部內齒圈(603)嚙合,所述伸縮傳動軸(7)通過所述驅動單元(1)驅動轉動。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仿蠕蟲機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驅動單元(1)內部設有電機(101)、驅動齒輪(102)和從動齒輪(104),其中驅動齒輪(102)通過所述電機(101)驅動轉動并與所述從動齒輪(104)嚙合,所述從動齒輪(104)固裝于所述伸縮傳動軸(7)下端。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仿蠕蟲機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單元盤(2)外側設有底部外環壁(201)、內部設有底部內環壁(205),且所述底部外環壁(201)和底部內環壁(205)上均設有供底部徑向齒條(202)穿過的通孔,所述底部內齒圈(203)設于所述底部外環壁(201)內側。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仿蠕蟲機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頂部單元盤(6)外側設有頂部外環壁(601)、內部設有頂部內密封筒(605),且所述頂部外環壁(601)和頂部內密封筒(605)外圓面上均設有供頂部徑向齒條(602)穿過的通孔,所述頂部內齒圈(603)設于所述頂部外環壁(601)內側。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仿蠕蟲機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圓環組件(3)包括第一上半圓環(301)、第一下半圓環(302)和第一連桿(303),其中第一上半圓環(301)上側開口兩端均鉸接于所述中間單元盤(4)邊緣下側,第一下半圓環(302)下端開口兩端均鉸接所述底部單元盤(2)邊緣上側,所述第一上半圓環(301)中間頂端與對應的第一下半圓環(302)中間頂端以及對應第一連桿(303)外端鉸接,所述中間單元盤(4)下側中部設有中間連接柱(401),所述第一連桿(303)內端均鉸接于所述中間連接柱(401)上。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仿蠕蟲機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半圓環組件(5)包括第二上半圓環(501)、第二下半圓環(502)和第二連桿(503),其中第二上半圓環(501)上側開口兩端均鉸接于所述頂部單元盤(6)邊緣下側,第二下半圓環(502)下端開口兩端均鉸接所述中間單元盤(4)邊緣上側,所述第二上半圓環(501)中間頂端與對應的第二下半圓環(502)中間頂端以及對應第二連桿(503)外端鉸接,所述頂部單元盤(6)下側中部設有頂部連接柱(606),所述第二連桿(503)內端均鉸接于所述頂部連接柱(606)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未經中國科學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060072.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