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外科用醫(yī)用手套摘除回收裝置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2110060067.4 | 申請日: | 2021-01-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890958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04 |
| 發(fā)明(設計)人: | 夏葉;章天洋 | 申請(專利權)人: | 夏葉 |
| 主分類號: | A61B42/50 | 分類號: | A61B42/50;A61B42/6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50000 山東省濟南市經十路16***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外科 醫(yī)用 手套 摘除 回收 裝置 | ||
本發(fā)明涉及醫(yī)療器械技術領域,具體是一種外科用醫(yī)用手套摘除回收裝置包括底板,底板上固定設置有外殼體,外殼體一端面的上方對稱開設有兩個通口,動力機構,動力機構設置在外殼體的內部,摘除機構,兩個摘除機構設置在外殼體內部的上端,摘除機構與動力機構傳動連接,收集筒,兩個收集筒對稱固定設置在第一安裝板上,收集筒位于摘除機構遠離通口一端的正下方,清洗機構,清洗機構與摘除機構相連接,清洗機構中的出液管正對于與收集筒,這樣就使得,本裝置能實現(xiàn)對醫(yī)用手套的摘除和收集,并且對拉鉤進行消毒,使得當下一次使用本裝置時,不會對醫(yī)護人員的手部造成污染,避免了交叉感染的風險。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醫(yī)療器械技術領域,具體是一種外科用醫(yī)用手套摘除回收裝置。
背景技術
在手術過程中,為了避免細菌感染,醫(yī)生需要戴上專門的手套,做完手術之后,才能將手套摘下來。
醫(yī)生做完手術之后,一般是手動將手套摘下來,醫(yī)生在做手術時需要使用手術刀、鑷子、消毒棉球等醫(yī)療用品,有時還需要直接接觸病人的傷口或者患病處,所以手套上會沾染大量的病菌,將手套摘下來非常的困難,稍有不慎就會碰到手套上的病菌。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外科用醫(yī)用手套摘除回收裝置,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外科用醫(yī)用手套摘除回收裝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固定設置有外殼體,所述外殼體一端面的上方對稱開設有兩個通口,所述外殼體的上端可拆卸連接有罩蓋,所述外殼體開設有兩個所述通口的端面下方開設有方孔,所述外殼體的內部中間位置處固定設置有第一安裝板;
動力機構,所述動力機構設置在所述外殼體的內部,所述動力機構中的踏板的一端穿過所述方孔位于所述外殼體的外部;
摘除機構,兩個所述摘除機構設置在所述外殼體內部的上端,所述摘除機構與所述動力機構傳動連接,所述摘除機構用于摘除醫(yī)用手套;
收集筒,兩個所述收集筒對稱固定設置在所述第一安裝板上,所述收集筒位于所述摘除機構遠離所述通口一端的正下方,所述收集筒用于收集醫(yī)用手套;
清洗機構,所述清洗機構與所述摘除機構相連接,所述清洗機構中的出液管正對于與所述收集筒。
作為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方案,所述動力機構包括第二安裝板,兩個所述第二安裝板分別固定設置在所述方孔位于所述外殼體內側的兩端;踏板,所述踏板通過鉸接桿鉸接在所述第二安裝板上;轉動軸,兩個所述轉動軸分別轉動設置在所述外殼體的兩個內側壁下端,且兩個所述轉動軸對稱設置;曲軸,所述曲軸固定設置在兩個所述轉動軸的中間,所述曲軸用于連接兩個所述轉動軸,所述曲軸的中間位置套設有驅動輪,所述驅動輪通過一斜桿與所述踏板固定連接;兩個所述轉動軸上均固定設置有繞線輪;定滑輪組,所述定滑輪組對稱設置在所述外殼體的內壁上,第一連接繩索,所述第一連接繩索的一端纏繞在所述繞線輪上,所述第一連接繩索的另一端通過所述定滑輪組與所述摘除機構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夏葉,未經夏葉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060067.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