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生態梯田用田坎制件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059816.1 | 申請日: | 2021-01-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878272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3-18 |
| 發明(設計)人: | 張廣英;王潔;王磊蕾;高楊 | 申請(專利權)人: | 保定市水土保持試驗站;淶源縣富民土地開發有限責任公司;淶源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 |
| 主分類號: | E02B3/10 | 分類號: | E02B3/10;E02B11/00;A01G22/00 |
| 代理公司: | 西安匯恩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61244 | 代理人: | 張延長 |
| 地址: | 071000 河***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生態 梯田 田坎 制件 及其 使用方法 | ||
1.一種生態梯田用田坎制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一體成型的第一組件(1)和第二組件(2);
所述第一組件(1)為中空的立體腔槽,且其頂面為第一平面(11),所述第一平面(11)上設置有多個第一連接柱(3),所述第一組件(1)的底側為第一斜面(12),所述第一組件(1)遠離第二組件(2)的一側為豎向面(13),在所述第一組件(1)的中間開設有中空腔(14),所述第一組件(1)的豎向面(13)上開設有用于與中空腔(14)連通的連通口(15),安裝時將豎向面(13)貼近田坎的外側,在安裝后中空腔(14)內填充有梯田田坎的土,便于田坎制件與梯田田坎之間的結合,提高了田坎制件組裝后的穩定性;
所述第二組件(2)設置在第一組件(1)的豎向面(13)平行的另一側,所述第二組件(2)為中空槽(21),所述第二組件(2)的底面與第一平面(11)相平行,所述第二組件(2)的頂面為第二斜面(22),所述第二斜面(22)與第一斜面(12)相互平行設置,所述第二組件(2)的底部設置有多個第一連通孔(23),所述第二組件(2)的底部靠外側開設有矩形孔(24),所述矩形孔(24)內固定有濾網(25),所述第一連通孔(23)的數量與第一連接柱(3)的數量設置相同,且所述第一連通孔(23)的內徑比第一連接柱(3)的外徑大2-3mm。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生態梯田用田坎制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組件(1)的一外側固定有多個第二連接柱(5),所述第一組件(1)的另一外側上開設有多個第二連通孔(4)。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生態梯田用田坎制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連接柱(5)和第二連通孔(4)均豎向設置,且所述第二連接柱(5)和第二連通孔(4)的數量設置為相同。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生態梯田用田坎制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連通孔(4)的內徑比第二連接柱(5)的外徑大2-3mm。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生態梯田用田坎制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連接柱(3)的底部固定有加強座(31),所述加強座(31)嵌在第一組件(1)的頂部。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生態梯田用田坎制件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先根據生態梯田田坎的高度和長度選擇合適數量的田坎制件,然后從田坎下往上,從田坎一側到另一側,依次將田坎制件的第一連接柱(3)卡在第一連通孔(23)內完成豎向的組裝,將田坎制件的第二連接柱(5)卡在第二連通孔(4)內完成橫向的組裝,使得田坎組件組裝后長度和寬度不小于生態梯田的田坎長度和寬度,即可完成田坎制件在梯田田坎邊上的安裝使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保定市水土保持試驗站;淶源縣富民土地開發有限責任公司;淶源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未經保定市水土保持試驗站;淶源縣富民土地開發有限責任公司;淶源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059816.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裝配式建筑用墻板
- 下一篇:一種Ru納米催化劑及其制備方法與應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