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跨臨界二氧化碳熱泵油冷卻器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059580.1 | 申請日: | 2021-01-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857098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5-28 |
| 發明(設計)人: | 劉向東 | 申請(專利權)人: | 濱州新拓自然能電力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8D7/08 | 分類號: | F28D7/08;F28F1/32;F28F9/00;F28F13/12;F28F19/01;F25B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本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308 | 代理人: | 李斌 |
| 地址: | 256606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臨界 二氧化碳 熱泵油 冷卻器 | ||
本發明專利公開了一種跨臨界二氧化碳熱泵油冷卻器,包括第一殼體,所述第一殼體的內部設置有冷卻管,所述冷卻管由銅材料制成,所述冷卻管的形狀為U形彎管,所述冷卻管的表面套接有若干個散熱片;本發明專利通過啟動油泵,使油泵對油罐內部的油液進行抽出,之后排入到冷卻管的內部,隨后油溫會通過冷卻管的配合傳遞到散熱片的表面,然后使用者可以啟動驅動電機,使驅動電機帶動扇葉進行轉動,之后扇葉會將第一殼體內部的空氣進行排出,隨后外部的空氣通過過濾網過濾進入到第一殼體的內部,外部的空氣在快速通過散熱片的表面時,會帶走散熱片大量的熱量,從而能夠有效對油液進行快速散熱,提高了散熱效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專利涉及二氧化碳熱泵設備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跨臨界二氧化碳熱泵油冷卻器。
背景技術
二氧化碳熱泵就是采用二氧化碳作為制冷劑的熱泵或空調,普通熱泵一般采用氟利昂作為制冷劑,兩者的工作原理基本是一樣的,都屬于蒸汽壓縮式,但也稍有不同,二氧化碳熱泵屬于超臨界循環,即在冷凝器端,二氧化碳是不會被冷凝成液體的,而氟利昂冷媒在冷凝器端是被冷凝成液體再節流的。熱泵通常先從自然界的空氣、水或土壤中獲取低品位熱能,經過電力做功,然后再向人們提供可被利用的高品位熱能。熱泵工作工質以前一般為氟利昂,但由于氟利昂對地球大氣臭氧有破壞作用,為了保護地球的生態環境,除了提高熱泵的制冷系數,有效利用能源以外,各國科學還致力于新型工質的開發,已有替代氟利昂的工質得到應用。二氧化碳的電化學還原是一個利用電能將二氧化碳在電解池陰極還原而將氫氧根離子在電解池陽極氧化為氧氣的過程,由于還原二氧化碳需要的活化能較高,這個過程需要加一定高電壓后才能實現。而在陰極發生的氫析出反應的程度隨電壓的增加而加大,會抑制了二氧化碳的還原,故二氧化碳的高效還原需要有合適的催化劑,以致二氧化碳的電化學還原往往是個電催化還原過程。
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減排已越來越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已成為國際能源領域研發的熱點。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核心是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其中主要是減少能源消費的二氧化碳排放。燃煤電廠二氧化碳排放是我國溫室氣體的最主要排放源,約占我國二氧化碳排放總量的50%。近年來,隨著火電裝機容量的迅速增多,燃煤電廠二氧化碳排放的絕對數量和相對比例還將進一步增加。由于我國能源結構以燃煤發電為主,以及今后對燃煤發電的長期投入,從燃煤煙氣中有效的脫除二氧化碳將刻不容緩。在跨臨界二氧化碳熱泵運行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熱量,需對泵內部的油進行循環降溫,來達到持續運行的目的。
如發明專利專利號201711449784.6,所公開的一種跨臨界二氧化碳熱泵油冷卻器,包括承載座,承載座上安裝有殼體,承載座和殼體之間連接有卡接機構,殼體內安裝有油冷卻管;本發明通過油冷卻管通入冷卻水,將跨臨界二氧化碳熱泵油進行冷卻,熱傳遞面積大,冷卻效果好,有效的對跨臨界二氧化碳熱泵進行保護,同時通過設計橡皮塞,油冷卻管的安裝和拆卸十分簡單,不但保證了密封性,而且將打開冷卻水閥門時產生的沖擊換擋進行預緩沖,保護冷卻管不受損傷,并在卡接機構和弧形緩沖板的作用下,進一步避免在打開閥門時,對整個冷卻器造成的沖擊損傷,提高使用壽命,具有很好的使用和推廣價值。
綜上所述,其還是沒有能夠有效把散熱效率最大化,由于其沒有將油液進行循環散熱,從而使其散熱不均勻,為解決上述問題,我們提供一種跨臨界二氧化碳熱泵油冷卻器。
發明專利內容
本發明專利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跨臨界二氧化碳熱泵油冷卻器,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其還是沒有能夠有效把散熱效率最大化,由于其沒有將油液進行循環散熱,從而使其散熱不均勻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專利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濱州新拓自然能電力工程有限公司,未經濱州新拓自然能電力工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059580.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