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邊緣物聯代理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059521.4 | 申請日: | 2021-01-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614328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4-06 |
| 發明(設計)人: | 高樹國;趙睿;倪康婷;高方玉;邵洪林;賈曉峰;李邵尊;高艷海;魏雷;鄭鵬超;姚陶;馬超;張逸媧;趙建豪;于洪亮;王威;楊振;馬俊朋;曹向勇;賀曉宇;高安潔;趙爽;郎慶凱;蔡光柱 | 申請(專利權)人: | 國網河北省電力有限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北京國網富達科技發展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8C17/02 | 分類號: | G08C17/02;G01D2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師事務所 11569 | 代理人: | 杜陽陽 |
| 地址: | 050021 河***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邊緣 代理 裝置 | ||
本發明涉及一種邊緣物聯代理裝置,傳感器模塊采集的輸電線路監測數據通過第一無線通信模塊發送到采集控制終端,采集控制終端對輸電線路監測數據進行數據接收,通過第二無線通信模塊將解析后的輸電線路監測數據發送到邊緣物聯代理;本發明傳感器模塊采集的輸電線路監測數據能夠通過第一無線通信模塊無線傳輸,從而提高了傳感器設置的靈活性,進而提高了數據監測范圍。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物聯網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邊緣物聯代理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輸變電物聯網架構的邊緣物聯代理裝置總體架構如圖3所示。輸電線路監測裝置是通過有線連接,監測數據到傳輸基站再發送,如此設置限制了監測范圍,導致監測范圍小,不能完整地監測每個監測點,現場安裝費時費力。
發明內容
基于此,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邊緣物聯代理裝置,提高了數據監測范圍。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一種邊緣物聯代理裝置,包括:
傳感器模塊,包括第一無線通信模塊,用于采集輸電線路監測數據;
采集控制終端,包括第二無線通信模塊,與所述傳感器模塊連接,用于接收所述輸電線路檢測數據;
邊緣物聯代理,與所述采集控制終端連接,用于接收所述輸電線路檢測數據。
可選地,所述傳感器模塊包括氣象傳感器、桿塔傾斜傳感器、振動傳感器和舞動傳感器。
可選地,所述第一無線通信模塊和所述第二無線通信模塊均為lora模塊,所述第一無線通信模塊記為第一lora模塊,所述第二無線通信模塊記為第二lora模塊。
可選地,所述第一lora模塊和所述第二lora模塊均為SX1262芯片。
可選地,所述采集控制終端的型號為FD-CMD。
可選地,所述邊緣物聯代理的型號為FD-CCD-GEA。
可選地,所述采集控制終端為多個,所述采集控制終端發送到所述邊緣物聯代理的輸電線路監測數據中包含所述采集控制終端的控制終端ID,所述邊緣物聯代理通過所述控制終端ID識別各所述采集控制終端。
可選地,所述采集控制終端還用于控制所述傳感器模塊中各傳感器的輸電線路監測數據的采集周期和上傳周期。
可選地,所述第一無線通信模塊用于將采集的所述輸電線路監測數據以MQTT協議發送到所述采集控制終端。
可選地,所述傳感器模塊還包括加密芯片,所述加密芯片用于對所述輸電線路監測數據進行加密。
根據本發明提供的具體實施例,本發明公開了以下技術效果: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邊緣物聯代理裝置,傳感器模塊采集的輸電線路監測數據通過第一無線通信模塊發送到采集控制終端,采集控制終端對輸電線路監測數據進行數據接收,通過第二無線通信模塊將解析后的輸電線路監測數據發送到邊緣物聯代理;本發明傳感器模塊采集的輸電線路監測數據能夠通過第一無線通信模塊無線傳輸,從而提高了傳感器設置的靈活性,進而提高了數據監測范圍。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一種邊緣物聯代理裝置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一種邊緣物聯代理裝置詳細結構示意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國網河北省電力有限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北京國網富達科技發展有限責任公司,未經國網河北省電力有限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北京國網富達科技發展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059521.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