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風洞收縮段與試驗段之間的連接更換方法及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059336.5 | 申請日: | 2021-01-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393874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3-23 |
| 發明(設計)人: | 姜德龍;高大鵬;陶瑜;蔡清青;梁建亮;武亮亮;黃志遠;王子豪;杜岳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空氣動力研究與發展中心低速空氣動力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G01M9/02 | 分類號: | G01M9/02;G01M9/04 |
| 代理公司: | 綿陽山之南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1288 | 代理人: | 沈強 |
| 地址: | 621000 四***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風洞 收縮 試驗 之間 連接 更換 方法 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風洞收縮段與試驗段之間的連接更換方法及裝置,在風洞洞體上沿著收縮段的收縮方向連接有折疊段,所述折疊段通過翻轉機與收縮段本體端部連接,折疊段可以沿著風洞截面進行翻轉,通過翻轉機,可以實現在收縮段軸向長度上縮短,從而為收縮段上位安裝提供必要的操作空間;本發明的翻轉機由多個氣缸控制,氣缸工作時,缸內氣壓聯通,因此兩個氣缸的推力大小相同,由張緊裝置提供張緊力,基于胡克定律,實現兩個氣缸的機械同步;本發明翻板翻轉完成后,由張緊裝置提供張緊力,保持翻板的翻轉角度。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空氣動力學領域,具體涉及到一種風洞收縮段與試驗段之間的連接更換方法。
背景技術
風洞主要由洞體組成,洞體具有不同的部段,一般情況下各個部段不具備互換性,因此在收縮段與試驗段之間采用法蘭螺栓形成固定連接。
隨著技術要求的提高,在滿足不同試驗的前提下對風洞配置了多種尺寸的試驗段布局,因此需要使得風洞洞體部段具有互換性,而互換性則帶來風洞洞體頻繁的反復拆裝。
一般情況下,進行更換的部段為收縮段、試驗段、過渡段等,收縮段作為風洞洞體部段最后一個上位對接的部段,存在操作空間緊湊,部段間容易發生碰撞,存在較大安全隱患;收縮段與試驗段之間存在對接縫,對接縫密封困難,影響流場品質;部段更換時,采用傳統的螺栓法蘭連接存在工作量大、需要高空作業等問題,嚴重影響風洞試驗準備效率。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上述現有存在的客觀問題,對風洞收縮段做出改進,提出一種連接更換方法,使得試驗段和收縮段可以可靠、自由的更換和密封連接。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風洞收縮段與試驗段之間的連接更換裝置,包括翻轉機、四組折疊段,每組折疊段分別設置在收縮段端口的上、下、左、右四個側邊上,每個側邊上的折疊段通過翻轉機連接到收縮段本體端部,每個翻轉機獨立控制,
沿著風洞軸線,左、右側邊的折疊段的安裝位置在上、下側邊的折疊段的安裝位置的上游,所述折疊段包括翻板,左、右側邊的折疊段中翻板沿著收縮段軸向的寬度大于上、下側邊的折疊段中翻板沿著收縮段軸向的寬度,使得上、下、左、右四個側邊上的折疊段進行折疊時,翻板翻轉相互不干涉、且翻板展開后其下游邊緣處于同一平面內。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翻轉機包括:
用于固定和安裝的支撐框,通過第二旋轉軸連接在支撐框上的張緊裝置,通過第三旋轉軸連接支撐框上的懸臂,
所述支撐框內固定設置有氣缸,氣缸推桿的一端、張緊裝置內的導向桿的一端、懸臂的一端共同連接到第一旋轉軸,懸臂的另一端固定連接翻板,
所述氣缸推桿推動第一旋轉軸運動的同時拉伸導向桿滑動,帶動懸臂繞著第三旋轉軸進行轉動,
所述張緊裝置內設置有彈性件,當氣缸內停止供氣時,所述彈性件推動導向桿作用力到懸臂上,阻止懸臂在翻板重力的作用下帶動氣缸推桿進行復位或者伸出。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張緊裝置包括:
導向筒,導向筒內沿著軸向設置有導向桿,導向桿伸出導向筒的一端設置有限位螺母,設置在導向筒內的導向桿的端部設置有擋板,在擋板與導向筒底部之間設置有彈性件,
所述彈性件為碟簧,當翻板展開時,碟簧處于壓縮狀態,碟簧的彈性作用力通過導向桿施加推力到第一旋轉軸上,碟簧施加的推力大于翻板重力作用到第一旋轉軸上的拉力,
當翻板進行翻轉時,懸臂在氣缸的作用力下繞第三旋轉軸轉動,懸臂的轉動角度受導向桿端部的限位螺母的限定。
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氣缸的一端通過第四旋轉軸與支撐框連接,氣缸推桿在伸出的過程中,氣缸的另一端通過第四旋轉軸進行氣缸的位置調整。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空氣動力研究與發展中心低速空氣動力研究所,未經中國空氣動力研究與發展中心低速空氣動力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059336.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