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人類駕駛員監控自動駕駛的智能車輛駕控方法與設備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058793.2 | 申請日: | 2021-01-1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744232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5-04 |
| 發明(設計)人: | 陳瀟瀟 | 申請(專利權)人: | 陳瀟瀟 |
| 主分類號: | B60W60/00 | 分類號: | B60W60/00;B60W50/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人類 駕駛員 監控 自動 駕駛 智能 車輛 方法 設備 | ||
本發明是一種人類駕駛員監控自動駕駛的智能車輛駕控方法與設備,屬于道路車輛駕控系統、駕駛員輔助系統、自動駕駛、人工智能和智能汽車技術領域。車輛從起點到終點全程開啟自動駕駛功能以完成所需的所有行駛動作,但強制要求人類駕駛員負責監控行駛狀態,并在少數時間里即時妥善發出優先級高于自動駕駛功能的相對簡化的駕駛指令,從而在降低人類駕駛員的駕駛勞動強度、降低車輛駕駛技能的學習難度的同時,保證自動駕駛車輛能夠適應各種極端交通狀況而提高安全性,并且,車輛在多數時間里處于自動駕駛,從而在多數時間里將人類的天然不穩定因素排除出交通系統以提高車輛行駛的穩定性與整體交通系統運轉的穩定性。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道路車輛駕控系統、駕駛員輔助系統、自動駕駛、人工智能和智能汽車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世界范圍內,現有的整體城市形態,從空間結構到用途區劃,從交通工具到交通系統,均由農耕與前工業的文明形態而歷史性地自然演變至今,其空間結構與用途區劃的形成源于城市聚居和工商業規模集中的同質化粗放性延伸擴大,其交通工具與交通系統的形成源于馬車架構和小城鎮生活交通形態的慣例性演變,大城市病不斷蔓延、日益嚴重。相對于工業時代后高容積率集約型的現代大規模城市文明,相對于信息時代后突飛猛進的自動化數字化智能化技術手段,當前的城市形態缺乏層級躍遷性的協同創新,秩序導向和效率優化的城市系統架構設計相對滯后,傳統的空間結構、用途區劃、交通工具、交通系統等各方面協同要素的理念技術進步相對緩慢。
中國的城市形態,從規劃設計到建設維護,從交通工具到系統管理,一直跟隨在西方后面亦步亦趨,但繼續學習復制西方文明的路在許多方面已經基本走到極限,新形勢要求我們勇敢開拓出新路——世界范圍內沒有先例的路,無論在設計思想層面還是在科技工程層面。
提升交通系統效率和增進人類自由福祉,是城市文明創新的永恒追求,為此,近些年來,人們不斷推進城市規劃、基礎設施、交通工具、交通方式、管理體系等各方面的創新,協同融合以帶來城市文明層級躍遷的趨勢漸顯。
本發明作為下一代城市文明的系列發明之一,著重嘗試在交通工具方面進行設計思想與科技工程的創新。
發明內容
現有的車輛駕控方法,存在以下不足。
現有的傳統車輛駕控操作方式復雜度高,不夠簡單。對于車輛駕駛,許多操作者和駕校學員抱怨駕駛技能不易習得、訓練記憶困難、經驗積累緩慢,認為車輛駕駛操作勞動強度大,具體操作實踐中不時出現手眼腳協調困難(轉向油門剎車等同時操作)、操作不便、反應不及、疲勞、緊張、慌亂、失誤等現象,不少駕校學員在駕照學習和考試中遭遇困難,不少新手上路有恐懼感。
車輛自動駕駛功能隨著自動化、數字化、智能化技術的進步已經逐漸趨于實現,但是由于車輛駕駛涉及公共安全,因此在系統策略設計時常常不得不在安全方面偏于保守而降低易用性,同時,人工智能判斷偶爾會出錯,傳感器的探測能力也有限,而現實世界的交通狀況是無限而變化無窮的(所謂“混沌系統”),對于少數時候可能遭遇的極端交通場景,自動駕駛功能可能無法妥善應對:
1.有時可以通行,自動駕駛功能卻會選擇減速停車。例如,前方車道上掉落了一個不會造成實際傷害的普通玩具氣球,因無空氣流動而保持幾乎靜止,車輛自動駕駛功能所采取的技術手段無法判斷前方障礙物的質地,可能會默認其為危險障礙物而選擇停車,車輛因此可能無法正常到達目的地;
2.有時應該減速或停車,自動駕駛功能卻會選擇常速通行。例如,即將進入下穿隧道時,前方車道下行深處有暴雨形成的深積水,由于水面上的樹葉垃圾等各種復雜固體漂浮物,車輛自動駕駛功能所采取的技術手段無法準確判斷水深,可能默認為可以通行,因此可能造成涉水事故等危險情況;
3.有時車輛的位置根據乘客的需要有必要做一些微調。例如,停車的位置恰好有積水泥濘而不方便上下車;
4.有時在正常的自動駕駛中需要突發性地即時靠邊停車。例如,突然遭遇大雨、大雪、洪水、滑坡等災害,或觀察到前方濃霧、橋斷、火災、事故等危險,或有乘客突發疾病等緊急情況,乘客需盡早脫離交通系統;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陳瀟瀟,未經陳瀟瀟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058793.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具有自帶電場的支架基本單元組成的血管支架
- 下一篇:多棘輪式靜音離合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