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熱力管修復用的保溫材料及用于制備熱力修復管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057217.6 | 申請日: | 2021-01-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895214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4-18 |
| 發明(設計)人: | 黃裕中;王金馬;張小紅;卞冬明;徐慶忠;吳宏亮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裕軟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9B15/12 | 分類號: | B29B15/12;B29C63/06 |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業騰飛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31 | 代理人: | 馬曉敏 |
| 地址: | 225500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熱力 修復 保溫材料 用于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一種熱力管修復用的保溫材料及用于制備熱力修復管的方法,所述熱力管修復用的保溫材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材料:液體硅橡膠100份、液體聚異戊二烯橡膠10~30份、相變材料20~80份;該相變材料為相變蠟和HDPE的混合物,相變溫度點為80~135℃;用于制備熱力修復管的方法為:將上述原材料在不超過40℃的溫度下攪拌均勻得到膠液,將膠液轉入涂覆設備中并對帆布進行涂膠,最后將涂膠后的帆布進行烘干,冷卻后帶隔離薄膜收卷制成保溫布,待用;制備熱力修復管時將制得的保溫布作為外部保溫層纏繞在管材的骨架材料外,最后制得具有保溫效果的熱力修復管。本發明方法熱力管修復用的材料具有較好的耐水性及保溫蓄熱效果。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高分子材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熱力管修復用的保溫材料及用于制備熱力修復管的方法。
背景技術
熱力管道是輸送蒸汽和過熱水的管道,由于輸送的介質溫度高、壓力大,對管道的腐蝕較為嚴重。傳統的輸送管道是金屬的,由于鋪設年代久遠,現已開始出現不同程度的損傷及老化,不僅會對管道的正常運行造成影響,還會對公眾安全和社會穩定構成潛在威脅。及時發現隱患并進行修復對于維護熱力管網的安全尤為重要。
目前熱力管道修復主要采用小管穿大管的方式,即在原有管道內部套入小的熱力修復管道,但是保溫修復管材料的選擇范圍較少。由于熱力管道多是金屬管道,傳熱快,原先的保溫措施是在金屬管外面包一層保溫材料以防止熱量損失。但是隨著使用時間較長后保溫管損傷的同時其保溫效果也隨之下降。因此迫切需要研發一種熱力管修復材料本身就具有保溫效果。
熱力管道所處環境決定修復管的屬性必須要有耐久性,不能因為材料耐久性差而失效。另外熱力管修復的材料基本沒有保溫性能,這主要是由于保溫方法決定材料選擇困難。修復管在穿插到損壞的熱力管中會受到擠壓,這就否定了無機保溫材料的使用,擠壓會使例如玻璃微珠、氣凝膠等發生破裂從而使得保溫效果失效;而有機保溫材料目前市面上主要采用高分子發泡材料,然而發泡材料的變形系數大、穩定性差且易老化,采用發泡材料制成修復管在熱力輸送時會受到擠壓而變薄,進而影響保溫效果,同時多次變形后難以修復。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熱力管修復用的材料耐久性差以及保溫效果差的技術問題,而提供一種熱力管修復用的保溫材料及用于制備熱力修復管的方法。本發明方法熱力管修復用的材料具有較好的耐水性及保溫蓄熱效果,此外還具有較好的耐候性。
為了達到以上技術效果,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熱力管修復用的保溫材料,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材料:
液體硅橡膠100份、液體聚異戊二烯橡膠10~30份、相變材料20~80份。
進一步地,所述液體硅橡膠由A組分和B組分交聯固化而得,所述A組分由如下重量份原料組成:聚乙烯基硅氧烷基膠100份、鉑金催化劑1.5~5份、助催化劑0.1~1份;所述B組分由如下重量份原料組成:乙烯基硅油100份、白炭黑5~25份、增黏劑0.5~1份、炔醇型抑制劑0.05~0.1份。將A組分與B組分混合后,鉑金催化劑和助催化劑催化含-Si-H鍵的聚乙烯基硅氧烷基膠與含-CH=CH2的乙烯基硅油發生加成反應,產生交聯固化,反應無副產物,交聯后的產物便于長期儲存。
再進一步地,所述助催化劑為1,3-二乙烯基-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鉑絡合物(CAS號68478-92-2)、或者為異丙醇改性氯鉑酸催化劑、或者為辛醇改性氯鉑酸催化劑(參考文獻《加成型液體硅橡膠用鉑配合物催化劑》,有機硅材料,2005,19(6):37~45)中4.1.1制備醇改性氯鉑酸催化劑),但不限于此;所述增黏劑為硅硼增粘劑;所述炔醇型抑制劑為1-乙炔基-1-環己醇。
進一步地,所述液體硅橡膠在25℃下的粘度為20~40Pa·s。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裕軟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裕軟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057217.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