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鋼球翻轉鍛造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056661.6 | 申請日: | 2021-01-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792285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5-14 |
| 發明(設計)人: | 任志剛;徐利;徐勝;龔逸斌;張坡;許興軍;沈干 | 申請(專利權)人: | 常熟市龍特耐磨球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1J13/12 | 分類號: | B21J13/12;B21J13/02 |
| 代理公司: | 蘇州根號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76 | 代理人: | 朱華慶 |
| 地址: | 215500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翻轉 鍛造 裝置 | ||
本發明涉及一種鋼球翻轉鍛造裝置,它包括:壓力加工組件,所述壓力加工組件包括下模和上模;鋼球翻轉組件,所述鋼球翻轉組件包括罩殼、旋轉設置在所述罩殼上的轉盤以及設置在所述轉盤上的頂桿機構,所述轉盤圍繞在所述下模外周,所述頂桿機構包括驅動件和連接在所述驅動件驅動端的頂桿,所述驅動件用于驅動所述頂桿沿軸向移動并繞軸向旋轉,所述頂桿設置有兩個且向所述下模的模腔中延伸。解決了如何實現多方向鍛造的問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鋼球翻轉鍛造裝置,用于鋼鐵廠生產鋼球。
背景技術
對于鋼球的鍛造,由于沒有適合的專用鋼球鍛造設備,企業一般會使用傳統空氣錘自由鍛或大型壓力機一次成型。但使用傳統空氣錘已明顯不符合當前社會自動化程度越來越高的發展方向,且工作環境差、對操作工技術水平要求高、勞動密集型帶來的安全隱性成本等問題,對于企業招工的挑戰也愈發明顯。而使用大型壓力機一次成型,又無法達到多次及多個方向的鍛造,由于鋼球產品的特殊性,區別于盤類零件,鋼球屬于三維立體工件,一次成型時,鋼球產品內部致密性、性能各向同性與空氣錘自動鍛造的產品存在一定差距。這就要求市場上有一種既能實現自動化鍛造又能實現多次多方向鍛造工藝。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種鋼球翻轉鍛造裝置,解決了如何實現多方向鍛造的問題。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鋼球翻轉鍛造裝置,它包括:
壓力加工組件,所述壓力加工組件包括下模和上模;
鋼球翻轉組件,所述鋼球翻轉組件包括罩殼、旋轉設置在所述罩殼上的轉盤以及設置在所述轉盤上的頂桿機構,所述轉盤圍繞在所述下模外周,所述頂桿機構包括驅動件和連接在所述驅動件驅動端的頂桿,所述驅動件用于驅動所述頂桿沿軸向移動并繞軸向旋轉,所述頂桿設置有兩個且向所述下模的模腔中延伸。
優選地,所述下模外周設置有齒條,所述轉盤上設置有齒輪,所述齒輪由電機驅動,所述齒輪與所述齒條相嚙合。
進一步地,所述罩殼圍繞在所述下模外周,所述電機安裝在所述罩殼內。
由于上述技術方案運用,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下列優點:
本發明的鋼球翻轉鍛造裝置,由于設置有壓力加工組件和鋼球翻轉組件,通過壓力加工組件中的上模與下模沖壓對鋼球進行鍛造,通過鋼球翻轉組件對鋼球進行翻轉,省去了人工翻轉,從而能夠實現多方向鍛造。鋼球翻轉組件中的頂桿可以將模腔中的鋼球抵緊并通過頂桿的旋轉使鋼球旋轉,通過轉盤帶動頂桿機構旋轉后再通過頂桿旋轉鋼球,這樣可以實現其它方向的鋼球旋轉。最終實現多方向鋼球鍛造。
附圖說明
后文將參照附圖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詳細描述本發明的一些具體實施例。附圖中相同的附圖標記標示了相同或類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領域技術人員應該理解,這些附圖未必是按比例繪制的。附圖中:
圖1是根據本發明優選實施例的鋼球翻轉鍛造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中上模、下模及附近構件放大圖;
圖3是鋼坯變形過程示意圖;
圖4是圖2去除上模后的俯視圖;
圖5是頂桿旋轉鋼球示意圖;
圖6是轉盤帶動頂桿機構旋轉后頂桿旋轉鋼球示意圖;
其中,附圖標記說明如下:
1、壓力加工組件;11、下模;12、上模;13、模腔;
2、鋼球翻轉組件;21、罩殼;22、轉盤;23、頂桿機構;231、驅動件;232、頂桿;24、齒條;25、齒輪;
3、機架。
具體實施方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常熟市龍特耐磨球有限公司,未經常熟市龍特耐磨球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056661.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