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手持式建筑鋼材用雙向鋸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056605.2 | 申請日: | 2021-01-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894000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04 |
| 發明(設計)人: | 張剛 | 申請(專利權)人: | 張剛 |
| 主分類號: | B23D49/16 | 分類號: | B23D49/16;B23D51/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36000 安徽省阜陽市潁泉區***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手持 建筑 鋼材 雙向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手持式建筑鋼材用雙向鋸,包括電機箱,所述電機箱外壁上連接有把手、伺服電機和電機開關,所述電機箱內壁上連接有兩個主動輪、兩個從動輪和兩個鋸條,所述伺服電機與其中一個主動輪相連,所述兩個主動輪上均連接有一號傳動輪,所述兩個從動輪上均連接有二號傳動輪,所述兩個主動輪相互嚙合,所述兩個一號傳動輪與所述兩個從動輪之間分別套設有傳送帶,所述兩個二號傳動輪與所述兩個鋸條之間分別套設有鋸條鏈。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手持式建筑鋼材用雙向鋸,將傳統的單向鋸改成雙向鋸,可以兩邊同時切割,不僅提高了管材在切割過程中的穩定性,還大大降低了切割過程中偏移現象的發生。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建筑鋼材用電鋸,具體為一種手持式建筑鋼材用雙向鋸,屬于建筑機械設備應用領域。
背景技術
電鋸,又名“動力鋸”,由德國人安德雷阿斯·斯蒂爾于1926年發明,極大的節省了切割材料所耗費的時間和人力。電鋸以電作為動力,用來切割木料、石料、鋼材等的切割工具,屬于建筑用不可或缺的機械設備。
現有的電鋸多為單向鋸,在使用過程中,特別是切割圓柱型管材時,經常會發生切割偏移的現象,導致切割精度降低;另外,現有的電鋸缺乏管材固定模塊,切割時不能對管材進行固定,也是引起切割偏移現象的原因之一。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就在于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而提供一種手持式建筑鋼材用雙向鋸。
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上述目的,一種手持式建筑鋼材用雙向鋸,包括電機箱,所述電機箱外壁上連接有把手、伺服電機和電機開關,所述電機開關和所述伺服電機電性連接,所述電機箱內壁上連接有兩個主動輪、兩個從動輪和兩個鋸條,所述伺服電機與其中一個主動輪相連,所述兩個主動輪上均連接有一號傳動輪,所述兩個從動輪上均連接有二號傳動輪,所述兩個主動輪相互嚙合,所述兩個一號傳動輪與所述兩個從動輪之間分別套設有傳送帶,所述兩個二號傳動輪與所述兩個鋸條之間分別套設有鋸條鏈,所述電機箱表面設有調節銷通槽,所述電機箱側壁上設有鋸條通槽,所述鋸條彈性固定在所述電機箱內壁上并貫穿所述鋸條通槽,所述二號傳動輪上均連接有調節銷,兩個調節銷交叉螺旋連接并貫穿所述調節銷通槽,所述調節銷末端之間連接有一號彈簧柱。
優選地,所述主動輪的直徑大于所述一號傳動輪的直徑,所述一號傳動輪的直徑大于所述從動輪的直徑,所述從動輪的直徑大于所述二號傳動輪的直徑,所述二號傳動輪的直徑與所述鋸條寬度相同。
優選地,所述電機箱兩個相對的內壁上設有呈對稱結構的弧型滑槽和鋸條導向槽,所述鋸條通槽、弧型滑槽和鋸條導向槽內均固定有隔板,所述鋸條通槽內的隔板上表面和下表面均連接有二號彈簧柱,所述弧型滑槽內的隔板上表面和下表面均連接有三號彈簧柱,所述鋸條導向槽內的隔板上表面和下表面均連接有四號彈簧柱,所述兩個從動輪上的轉軸均嵌在所述弧型滑槽內并分別與所述三號彈簧柱相連,所述鋸條兩側均連接有一個固定銷,所述固定銷嵌在所述鋸條導向槽內并與所述四號彈簧柱相連,所述鋸條貫穿所述鋸條通槽并與所述二號彈簧柱相連。
優選地,所述鋸條通槽、弧型滑槽和鋸條導向槽均為圓柱型槽,所述鋸條通槽中間的寬度大于兩端開口的寬度,所述弧型滑槽和所述鋸條導向槽內部寬度大于開口端寬度,所述三號彈簧柱為弧型彈簧柱,所述三號彈簧柱的直徑大于所述弧型滑槽開口端寬度,所述四號彈簧柱的直徑大于所述鋸條導向槽開口端寬度,所述二號彈簧柱的直徑大于所述鋸條通槽兩端開口的寬度。
優選地,所述電機箱側壁上連接有固定夾板和移動夾板,所述移動夾板位于所述固定夾板正上方,所述固定夾板和所述移動夾板位于所述鋸條正前方,所述固定夾板上表面和所述移動夾板下表面均設有鋼管卡槽,且所述固定夾板上表面的鋼管卡槽與所述移動夾板下表面的鋼管卡槽相對應,所述電機箱表面設有提拉桿槽,所述移動夾板上連接有提拉桿,所述提拉桿彈性固定在所述電機箱內壁上并貫穿所述提拉桿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張剛,未經張剛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056605.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