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帶延時的兩級恒流電路及其驅動控制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056551.X | 申請日: | 2021-01-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965563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7-15 |
| 發明(設計)人: | 沈橋榮;楊榮;林兒;張世桐 | 申請(專利權)人: | 惠州三華工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5F1/56 | 分類號: | G05F1/56 |
| 代理公司: | 廣州市華學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梁睦宇 |
| 地址: | 516006 廣東省***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延時 兩級 流電 及其 驅動 控制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一種帶延時的兩級恒流電路及其驅動控制方法,包括取樣整流單元、分壓單元、第一恒流單元、第二恒流單元、充電積分單元及電源控制單元,取樣整流單元與電源控制單元的輸出端電連接,取樣整流單元的輸出端經分壓單元與第一恒流單元電連接,充電積分單元與取樣整流單元電連接,充電積分單元與第二恒流單元的一輸入端電連接,第一恒流單元的基準電壓端和第二恒流單元的基準電壓端電連接,并且第二恒流單元的輸出端與第一恒流單元的基準電壓端電連接,第一恒流單元的輸出端與電源控制單元的反饋端電連接。本發明可以有效實現啟動后的線性變化,避免出現電流突變的問題,避免出現頓挫的反應,大大提高用戶的體驗度和操作性能。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恒流電路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帶延時的兩級恒流電路及其驅動控制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現有的部分裝置和用電器件中,在啟動過程中需要一個極大的電流進行啟動,而在啟動過后,則需要一個較低的平穩的電流。然后很多的用電器件則在下降的過程中,則可能出現一個急劇下降的電流,使得用戶在使用的過程中容易出現不流暢或者頓挫的感受,因此無法帶了更順暢更舒服的體驗。例如,電動工具需要較大的啟動力矩峰值電流,大概延遲2S后,降為較低的電流。傳統的基本功能電路沒辦法達到要求,如果在基本電路上為了滿足此峰值電流要求則需要增大相關功率器件來解決,這種方法不僅限制了器件選型的自由度,同時也加大了整體元件的成本。
電動工具需要較大的啟動力矩,或碰到較大的阻力后電流太大,為保護電動工具要降低輸出電流,傳統的保護電路在保護動作發生時,電動工具電流突然切換為較低值,轉速突然降低,客戶實際操作使用感覺較差(會有突然無力的感覺或導致停轉),需要將輸出電流在一個時間段內變化到較低值,不是突變的過程,改善用戶的實際操作體驗,同時也更好的保護電動工具或電源本身。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帶延時的兩級恒流電路及其驅動控制方法,從而可以有效實現啟動后的線性變化,避免出現電流突變的問題,避免出現頓挫的反應,大大提高用戶的體驗度和操作性能。
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
一種帶延時的兩級恒流電路,包括:取樣整流單元、分壓單元、第一恒流單元、第二恒流單元、充電積分單元及電源控制單元,
所述取樣整流單元的輸入端用于與所述電源控制單元的輸出端電連接,所述取樣整流單元的輸出端經所述分壓單元與所述第一恒流單元的一輸入端電連接,所述充電積分單元的輸入端與所述取樣整流單元的輸出端電連接,所述充電積分單元的輸出端與所述第二恒流單元的一輸入端電連接,所述第一恒流單元的基準電壓端和所述第二恒流單元的基準電壓端電連接,并且所述第二恒流單元的輸出端與所述第一恒流單元的基準電壓端電連接,所述第一恒流單元的輸出端與所述電源控制單元的反饋端電連接。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取樣整流單元包括取樣支路及整流支路,所述取樣支路的輸入端用于與所述電源控制單元的輸出端電連接,所述取樣支路的輸出端與所述整流支路電連接,所述整流支路的輸出端分別與所述第一恒流單元、所述充電積分單元的輸入端電連接。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取樣支路包括電容C103和電容C104,所述電容C103和所述電容C104串聯連接,并且其串聯連接的節點用于與所述電源控制單元的輸出端電連接。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取樣支路還包括電容C109、電容C110和電阻R119,所述電容C109的一端與所述電容C103和所述電容C104串聯連接的節點電連接,所述電容C109的另一端經所述電容C110后與所述電阻R119電連接。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整流支路包括電容C118、二極管D107和二極管D108,所述二極管D107的陽極與所述電容C110遠離所述電容C109的一端電連接,所述二極管D107的陰極分別與所述電容C118和所述電阻R119電連接,所述二極管D108的陰極與所述電容C110遠離所述電容C109的一端電連接,所述二極管D108的陽極接地。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惠州三華工業有限公司,未經惠州三華工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056551.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