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抗菌核病油菜品系的篩選方法及其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055780.X | 申請日: | 2021-01-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695122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7-15 |
| 發明(設計)人: | 趙青;周永明;吳健;蔡光勤;王炳銳;范楚川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中農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C12Q1/6895 | 分類號: | C12Q1/6895;C12Q1/6858 |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智普華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401 | 代理人: | 楊采良 |
| 地址: | 430000 湖***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抗菌 油菜 品系 篩選 方法 及其 應用 | ||
本發明屬于植物分子育種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抗菌核病油菜品系的篩選方法及其應用。本發明包括鑒定出甘藍型油菜菌核病抗性有關數量性狀位點利用的一種方法。通過將抗性QTL聚合,發現有利用價值的QTL,將具有微效作用的位點通過特定分子標記和基因定位聚合,并有效鑒別出來,從而提高油菜菌核病抗性。這些特定標記及聚合后的位點可以用于抗性材料的鑒定篩選和菌核病抗性的改良。本發明可用于油菜抗菌核病新資源發掘,可加快油菜抗菌核病的改良進程。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植物分子育種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抗菌核病油菜品系的篩選方法及其應用。
背景技術
油菜菌核病是我國油菜主產區的最主要病害,常年導致油菜產量損失10%-20%,發病嚴重的大田產量損失可達80%(中國農業科學院油料作物研究所1979),嚴重影響到我國油菜生產高產穩產。該病害還導致油菜種子含油量降低、脂肪酸組分發生變化,嚴重影響菜籽油品質。菌核病是由核盤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Lib.)de Bary)侵染引起的真菌性病害,該病原菌是典型的死體營養型病原菌。生產上控制油菜菌核病危害的措施包括栽培管理、化學及生物防治和利用抗病品種等。由于該病原菌寄主眾多,其菌核在不適環境中生命力頑強,栽培管理防治效果有限。化學及生物防治方法一方面增加了生產成本,容易造成環境污染,另一方面則經常會由于對菌核病發病時期把握不準和使用方法掌握不當影響使用效果。生產實踐證明,培育抗病油菜品種是防治油菜菌核病最為經濟有效的途徑。
目前在油菜及其近緣種中還沒有發現對菌核病免疫的種質資源。但育種實踐和相關研究證明,不同油菜基因型對菌核病的抗病性存在顯著差異,這一抗性表現為數量性狀的遺傳模式。但如何有效利用這一發現仍缺乏有效的方法。
劉澄清等(1991)發現甘藍型油菜(Brassica napus,AACC,2n=38)品種(系)間抗耐菌核病存在顯著的差異,通過在中國、澳大利亞和瑞典的甘藍型油菜品質資源中廣泛篩選,獲得了一批耐菌核病性強的甘藍型油菜品種和品系。陳玉卿等(1993)對300多份種質材料進行抗性篩選和鑒定,獲得了37份抗性較強的種質資源,并發現在蕓薹屬6個種中,復合種抗性強于基本種。周樂聰等(1994)采取田間和室內鑒定相結合的方法對2371份材料進行抗性鑒定,未發現免疫類型,但是篩選的高抗種質占6%,并發現芥菜型(B.juncea,BBCC,2n=34)油菜抗菌核病的能力較強。Zhao等(2004)鑒定了47份來自多個國家的甘藍型油菜,發現冬性材料抗性強于春性材料,雙高(高硫苷、高芥酸)材料強于雙低材料。Mei等(2011)通過比較蕓薹屬的3個基本種和3個復合種共68個品系,發現C基因組的甘藍,尤其是野生型甘藍對菌核病抗性較高。上述結果表明,油菜種質資源中目前還沒有發現對菌核病高抗或完全免疫的品種,但是油菜品種資源的抗性變異還是廣泛存在的,C基因組對提高油菜抗菌核病育種具有潛在的價值。
目前遺傳分析鑒定到一些甘藍型油菜抗菌核病數量性狀(QTL)位點。比如Zhao等(2006)在三次試驗中都穩定檢測到N16上存在一個QTL(Sll16),該位點解釋表型變異5.9-14.9%;Yin等(2010)用牙簽接種鑒定法在2004、2005年均檢測到位于N12上的一個QTL,解釋表型變異10.2-17.3%;Wei等(2014)檢測到位于C2上的兩個QTL在兩年的田間自然發病調查中都能檢測到,解釋表型變異分別為10.84-17.44%和9.86-16.25%。但是由于不同研究者所使用的標記不同(早期用的是RAPD和RFLP標記,2010年后主要使用SSR標記)并且標記密度還較低,因此較難確定不同研究者所定位的位于同一連鎖群上的QTL是否為相同,還需要進一步研究。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抗菌核病油菜品系的篩選方法及其應用,目的在于解決現有技術中的一部分問題或至少緩解現有技術中的一部分問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中農業大學,未經華中農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055780.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