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再生骨料混凝土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055501.X | 申請日: | 2021-01-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811866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5-18 |
| 發明(設計)人: | 鐘曉升;鐘曉東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寶金華混凝土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4B28/04 | 分類號: | C04B28/04;C04B20/10;C04B18/02;C04B111/20;C04B111/2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市寶***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再生 骨料 混凝土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本申請涉及建筑材料領域,具體公開了一種再生骨料混凝土及其制備方法。再生骨料混凝土,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組分:水泥300?340份、水150?160份、粉煤灰85?100份、礦粉65?85份、砂子600?650份、石子960?1000份、減水劑8?10份、防腐劑10?13份、再生骨料320?360份;其制備方法為:S1、將水泥、水、粉煤灰和礦粉混合均勻,得到預拌混合物;S2、向預拌混合物中加入再生骨料、石子、砂子、減水劑和防腐劑,混合均勻。本申請的再生骨料混凝土具有用于海洋工程構建時,抗沖刷性強、耐氯離子腐蝕性好、耐久性優異的優點。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建筑材料領域,更具體地說,它涉及一種再生骨料混凝土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各地城市化進行的推進,大量混凝土建筑物因達到使用年限而被拆毀,或因市政建設需要而被改建、擴建,從而產生大量的建筑垃圾,目前建筑垃圾的處理絕大部分采用露天對方或填埋方式,同時,伴隨著我國海洋經濟的快速發展,海洋交通運輸業得到了迅猛發展,沿海眾多港口建筑物的新建、擴建,所需的混凝土構件數量巨大。
將建筑垃圾中大量存在的硬質無機成分經破損、清洗、分級加工成再生骨料,部分或全部天然骨料配制的混凝土制作海洋工程構件,能實現建筑廢渣的減量化和環境化,為海洋工程新型環保建材改革提供了方向。
在沿海地區,因為海洋工程構件距離地表深度較大,每日受到潮汐作用的影響,海洋工程構件會長期受到沖刷作用,并且由于市內對地下水的過度開采,海水倒灌現象日益嚴重,海洋工程構件受到的滲流沖刷作用有增無減,使得海洋工程構件不僅會受到海水中腐蝕性離子的侵蝕,還會受到海水的滲流沖刷作用,導致海洋工程構件的耐久性較差。
針對上述中的相關技術,發明人認為再生骨料混凝土用于制備海洋工程構件時,易受到滲流沖刷作用,表面易產生裂縫,耐久性較差。
發明內容
為了提高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抗沖刷性能,增加耐久性,本申請提供一種再生骨料混凝土及其制備方法。
第一方面,本申請提供一種再生骨料混凝土,采用如下的技術方案:
一種再生骨料混凝土,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組分:水泥300-340份、水150-160份、粉煤灰85-100份、礦粉65-85份、砂子600-650份、石子960-1000份、減水劑8-10份、防腐劑10-13份、再生骨料320-360份;
所述再生骨料的制備方法如下:(1)將建筑垃圾粉碎至40mm以下,向水玻璃和納米碳酸鈣中加水,混合均勻后,在負壓0.02-0.07MPa下浸泡20-24h,水的加入量為水玻璃和納米碳酸鈣總量的10-20倍;(2)向步驟(1)所得建筑垃圾中加入硅灰、火山灰和水,攪拌均勻后,在負壓0.1-0.15MPa下攪拌30-40min,過濾,水的加入量為建筑垃圾重量的3-5倍,烘干至恒重;(3)將芳綸樹脂噴涂至建筑垃圾表面,加熱至230-250℃,保溫2-3min,制得再生骨料。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寶金華混凝土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市寶金華混凝土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055501.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油墨攪拌機
- 下一篇:一種無感采集人臉檢票方法及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