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智能公交安全駕駛行為輔助督導系統及控制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055295.2 | 申請日: | 2021-01-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908034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04 |
| 發明(設計)人: | 陳深進;張傳春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山大學南方學院 |
| 主分類號: | G08G1/16 | 分類號: | G08G1/16;G08G1/0967;H04W4/44;H04W4/46;H04W4/80 |
| 代理公司: | 焦作加貝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1182 | 代理人: | 馮新志 |
| 地址: | 510970 廣東省***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智能 公交 安全 駕駛 行為 輔助 督導 系統 控制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智能公交安全駕駛行為輔助督導系統及控制方法,包括車載終端、路側終端和ADAS云控制中心組成,周邊外圍系統包括北斗/GPS差分基站和實時信號燈,采用深度卷積網絡和SVM分類器處理駕駛行為量表數據,基于駕駛員異常行為模式和實驗數據統計實現對追尾報警/防碰撞算法的參數匹配,車載終端接入車輛CAN總線信息和GPS/北斗差分信息,提供核心的車輛主動安全防御預警功能,路側終端接入實時信號燈控制等信息,與車載終端協同交互;通過示范區域建設北斗/GPS差分基站,為車載終端在特定業務位置數據信息提供精準的位置信息服務,供自動駕駛系統使用,用戶體驗好,智能化程度高,投入成本低,數據穩定性好且可靠性高。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智能公交安全駕駛行為輔助督導系統及控制方法,屬于智能公交安全駕駛行為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近年來,先進駕駛輔助系統已經被廣泛應用于一些高端車輛,如比亞迪裝備的“疲勞駕駛預警系統”,利用駕駛員的面部特征、眼部特征、頭部運動性等推斷駕駛員的疲勞狀況,并進行報警提示和采取相應措施;大眾汽車裝備的“疲勞識別系統”,通過長時間對駕駛員的駕車行為進行記錄,并根據其行為變化,對駕駛員的疲勞程度進行判斷;奔馳裝備的“注意力輔助系統”,利用車上的71個傳感器,在80~180km/h車速范圍內檢測縱向和橫向加速度的方向盤和踏板傳感器,感知駕駛員是否在疲勞駕駛;沃爾沃裝備的“駕駛員安全警告系統”,會在進入容易使司機放松的筆直、平坦的道路及速度超過65km/h時啟動,把異常駕駛行為和正常駕駛行為進行對比,判斷駕駛員是否處于疲勞駕駛;歐洲e-Safety項目開發了“AWAKE駕駛診斷系統”,利用視覺傳感器和方向盤縱力傳感器實時獲取駕駛員信息,判斷駕駛員的狀態;寶馬7系裝備的“被動夜視系統”,利用紅外感應照相機,將路邊行人和穿行道路的動物以及影像中最亮的物體顯示在熒屏上;奔馳新S級在前照燈中安裝紅外線燈,將人眼看不見的路面照亮;奔馳公司將6個短距雷達安裝于車輛的前后保險杠,以檢測此區域的鄰近車輛狀態。
我國的駕駛輔助系統的研究相比國外稍稍滯后,主要由高校參與研究。其中清華大學、吉林大學等積極參與智能車研究,但是與國際一流水平相比,仍有不少的差距。清華大學研究并設計的V型智能車,包含道路與障礙物檢測系統、定位導航系統等。在高速公路能達到的速度為80km/h,一般道路為20km/h。能夠進行道路跟蹤和有效躲避障礙。除了這些高校,還有吉林大學、浙江大學等高校參與智能車的開發與研究中,并且取得了不少的成果。
目前自適應式駕駛輔助系統的研究還處于起步階段,且大部分都基于神經網絡、模糊邏輯、遺傳算法等人工智能理論,這些理論和算法雖然具有處理復雜非線性問題的優勢以及自學習能力,但普遍結構復雜,需要較大運算量,系統的穩定性和實時性依然有待改進,暫時難以在實際系統中應用,同時人工智能模型的系統化設計方法和性能分析理論還需要更加深入的研究。此外,這方面研究還需要具備的硬件基礎是用于駕駛員特性實驗以及駕駛輔助系統開發的工程平臺。這類平臺需要全面采集駕駛員、車輛和交通環境信息,并通過對車輛執行機構的控制精確跟蹤系統控制策略輸出的期望控制量,實現自適應巡航以及追尾報警/防碰撞的基本功能。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一種智能公交安全駕駛行為輔助督導系統及控制方法用來克服現有技術中自適應式駕駛輔助系統普遍結構復雜,需要較大運算量,系統的穩定性和實時性依然有待改進的缺陷。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如下的技術方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山大學南方學院,未經中山大學南方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055295.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