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碳化硅晶片及其加工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055105.7 | 申請日: | 2021-01-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809458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5-06 |
| 發明(設計)人: | 徐良;朱振佳;藍文安;占俊杰;劉建哲;余雅俊;夏建白;陳素春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富芯微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4B1/00 | 分類號: | B24B1/00;B24B7/17;B24B7/22;B24B37/04;B24B37/08;B24B49/16;B24B49/00;C09G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辰權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619 | 代理人: | 金銘 |
| 地址: | 321000 浙江省金華市婺城區秋***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碳化硅 晶片 及其 加工 方法 | ||
1.一種碳化硅晶片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將清洗分類后的碳化硅晶片進行雙面粗磨;經過所述雙面粗磨后的所述碳化硅晶片的表面粗糙度小于200nm;
將經過雙面粗磨后的碳化硅晶片進行雙面精磨;經過所述雙面精磨后的所述碳化硅晶片的表面粗糙度小于50nm;
將經過雙面精磨后的碳化硅晶片進行催化劑輔助化學機械拋光;其中,
拋光液為采用第一研磨顆粒、第一分散劑、氧化劑、催化劑、PH調節劑及去離子水形成的酸性膠體;
所述第一研磨顆粒為金剛石、氧化硅、氧化鋁、碳化硅和碳化硼顆粒中的至少一種;所述第一研磨顆粒的粒度為100~500nm;
所述第一分散劑為硅酸鈉;所述氧化劑為雙氧水、高錳酸鉀和次氯酸鈉中的至少一種;所述催化劑為氧化鐵、四氧化三鐵和氧化亞鐵中的至少一種;所述PH調節劑為HCl溶液和HNO3溶液中的至少一種;所述拋光液的PH值為3~5;
所述研磨顆粒、分散劑、氧化劑、催化劑、PH調節劑及去離子水的質量占比為5~15:2~5:10~20:3~5:5~10:45~75。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碳化硅晶片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劑輔助化學機械拋光采用雙面拋光機;其中,拋光墊為多孔結構的絨毛類軟質拋光墊,研磨壓力為300~500g/cm2,轉速30~70r/min,研磨過程選擇在室溫下進行,拋光時間40~70min。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碳化硅晶片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雙面粗磨和所述雙面精磨中的研磨液均為采用第二研磨顆粒、第二分散劑及去離子水組成的混合物;其中,所述第二分散劑為水溶性有機溶劑;所述第二研磨顆粒為碳化硼或金剛石顆粒。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碳化硅晶片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雙面粗磨中所述第二研磨顆粒的粒徑為5~20μm,所述第二研磨顆粒的顆粒質量占比10~20%;
所述雙面精磨中所述第二研磨顆粒的粒徑為0.5~2μm,所述第二研磨顆粒的顆粒質量占比為2~10%。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碳化硅晶片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雙面粗磨中所述第二研磨顆粒、第二分散劑及去離子水的質量配比為10~20:2~5:75~88;
所述雙面精磨中所述第二研磨顆粒、第二分散劑及去離子水的質量配比為10~20:2~5:60~90。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碳化硅晶片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雙面粗磨和所述雙面精磨均采用雙面研磨機;其中:所述雙面粗磨的研磨壓力為10~100g/cm2,研磨盤轉速為10~30r/min;
所述雙面精磨的研磨壓力為50~200g/cm2,研磨盤轉速為10~30r/min。
7.一種碳化硅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碳化硅晶片采用權利要求1-6任一項所述的碳化硅晶片的加工方法加工得到;其中:
所述碳化硅晶片的單片總厚度變化(TTV)≤8μm,單片局部厚度變化(LTV)≤1μm,單片彎曲度(Bow)≤15μm,單片翹曲度(Warp)≤25μm,單片表面粗糙度(Ra)0.20nm;晶片表面無肉眼可見缺陷。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富芯微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浙江富芯微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055105.7/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多層金屬骨架快速裝模裝置及方法
- 下一篇:PCB板表面缺陷檢測裝置及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