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人體追蹤的自適應可調節高度的人臉識別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054558.8 | 申請日: | 2021-01-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923201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08 |
| 發明(設計)人: | 趙雪專;裴利沈;李玲玲;趙中堂;邵曉艷;薄樹奎;劉超慧;楊勇;趙學武;耿金賢 | 申請(專利權)人: | 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 |
| 主分類號: | F16M11/22 | 分類號: | F16M11/22;F16M11/04;F16M11/10;F16M11/16;F16M11/18;G06K9/00 |
| 代理公司: | 洛陽九創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1156 | 代理人: | 張龍 |
| 地址: | 450052 河***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人體 追蹤 自適應 調節 高度 識別 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基于人體追蹤的自適應可調節高度的人臉識別裝置,包括機殼、伺服電機、控制器、活動架、人臉識別儀和人臉追蹤器,所述機殼的內底面螺栓安裝有伺服電機,所述錐齒的內部貫穿有驅動軸,驅動軸通過皮帶輪機構和連接軸相互連接,所述機殼的內部固定有分隔板,所述固定盒的頂部活動貫穿有引導桿,所述安裝板的內部開設有傳輸腔,所述傳輸腔通過連接腔和出風孔相連通,所述防護板的頂部開設有連接腔。該基于人體追蹤的自適應可調節高度的人臉識別裝置,能夠根據不同使用人群進行自適應的高度調節,讓人臉識別裝置使用更便捷,并且在使用過程中可同步的對識別裝置上粘附的灰塵進行清理,保證識別的清晰度。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人臉識別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基于人體追蹤的自適應可調節高度的人臉識別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對于人們身份的識別技術也不斷提升,其中通過人臉識別的方式更先進與傳統的指紋識別,通過采用無接觸的方式,利用攝像頭對人臉圖像進行采集增加了安全性,并根據采集的圖像與數據庫中信息進行對比進而達到識別操作,同時為了增加了人臉識別的便捷性,現有的人臉識別裝置設置有人體追蹤功能,例如公開號為CN211653682U的一種自動調節識別高度的人臉識別裝置,其提升人臉識別的效率,提高實用性…人臉識別本體的前端設置有檢測窗口,檢測窗口與人臉識別熱本體的腔室相通,立柱豎直安裝在人臉識別本體的腔室內,連接桿的中部與立柱的頂部可轉動連接。但是該自動調節識別高度的人臉識別裝置在實際使用過程中依舊存在以下缺點:
1.僅實現了在使用過程中調節人臉識別儀識別角度的功能,由于人臉識別儀的識別范圍有限,因此僅通過改變角度而不調節其高度,無法滿足現有自適應可調節高度的需求,當不同身高人群使用時則需要改變自身臉部位置,進而增加了人臉識別裝置的局限性;
2.并且人臉識別裝置大多用于室外,當該裝置長時間與外界環境接觸后,識別裝置表面會粘附大量的灰塵或者水漬,進而會影響識別裝置及攝像頭的清晰度,則會造成識別錯誤的現象,因此缺少自動清理的結構,需要人工定期進行清潔。
針對上述問題,急需在原有人臉識別裝置的基礎上進行創新設計。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基于人體追蹤的自適應可調節高度的人臉識別裝置,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提出僅通過改變角度而不調節其高度,無法滿足現有自適應可調節高度的需求,識別裝置表面會粘附大量的灰塵或者水漬,進而會影響識別裝置及攝像頭的清晰度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基于人體追蹤的自適應可調節高度的人臉識別裝置,包括機殼、伺服電機、控制器、活動架、人臉識別儀和人臉追蹤器,所述機殼的內底面螺栓安裝有伺服電機,伺服電機的輸出軸上套設有錐齒,所述錐齒的內部貫穿有驅動軸,驅動軸通過皮帶輪機構和連接軸相互連接,且連接軸的底部固定安裝有扇葉,所述伺服電機的端頭處通過連接線和控制器相互連接,所述機殼的內部固定有分隔板,且分隔板的內底面設置有固定盒,所述固定盒的頂部活動貫穿有引導桿,引導桿的底部連接有閥板,所述活動架的一端活動設置有活動軸,且活動架的內部開設有固定腔,所述固定腔的兩端分別通過連接軟管和活動軸與固定盒和傳輸腔相連通,且活動軸的端頭處安裝有安裝板,所述安裝板的內部開設有傳輸腔,所述傳輸腔通過連接腔和出風孔相連通,且安裝板的邊緣處固定有防護板,所述防護板的頂部開設有連接腔,且防護板的內頂面預留有出風孔,所述人臉識別儀嵌入安裝在安裝板內側,且安裝板的底部設置有人臉追蹤器。
優選的,所述扇葉在連接軸上設置有2個,且2個扇葉設置方向相反,并且扇葉處于控制器的正上方。
優選的,所述閥板的邊緣處和固定盒的內壁緊密貼合,固定盒的側面和連接軟管的一端相互連接,連接軟管的中間位置為螺旋狀結構,且連接軟管和固定盒之間設置有單向軸承。
優選的,所述連接軟管的另一端連接有活動架,活動架和機殼為滑動連接,活動架的另一端活動設置有引導塊,引導塊和驅動軸為螺紋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未經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054558.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