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益生菌培養基及益生菌制劑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054449.6 | 申請日: | 2021-01-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662586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4-14 |
| 發明(設計)人: | 洪曉桑;張天磊 | 申請(專利權)人: | 樸誠乳業承德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12N1/20 | 分類號: | C12N1/20;C12M1/00;C12M1/02;C12R1/125;C12R1/10;C12R1/225 |
| 代理公司: | 無錫風創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32461 | 代理人: | 駱莉 |
| 地址: | 067000 河北省***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益生菌 培養基 制劑 | ||
本發明屬于微生物應用技術領域,具體的說是一種益生菌培養基及益生菌制劑,包括以下質量份數的組分:大豆30?35份、馬鈴薯30?35份、酵母膏3?5份、葡萄糖1?2份、PH調節劑1?2份、指示劑1?1.5份、余量為純凈水;本發明的培養基生產成本低,制備方法簡單,培養基狀態容易確定,制備得到的益生菌產品安全性好,口感更佳。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微生物應用技術領域,具體的說是一種益生菌培養基及益生菌制劑。
背景技術
聯合國糧農組織和世界衛生組織定義益生菌為一種“當攝入充足的數量時,對宿主產生功能性健康益處的活體微生物”。為了發揮益生菌的功能與作用,益生菌菌株必須對人體消化系統具有良好的耐受性、保持存活,一些乳酸菌菌株如嗜熱鏈球菌、保加利亞乳桿菌、乳酸乳球菌等經過人體消化道時,不耐胃酸和膽汁,大部分被消化液破壞,其幾乎不能存活,在人體腸胃道中也不能分離到這些菌株,這類菌株調節腸道菌群平衡、改善腸道微環境等益生功能有限,只能稱之為“乳酸菌”,而不能定義為“益生菌”。干酪乳桿菌、植物乳桿菌、雙歧桿菌、鼠李糖乳桿菌、嗜酸乳桿菌等益生菌能夠有效耐受人體消化系統,包括口腔中的酶、低pH值的胃液以及小腸的膽汁酸等,在人體消化系統中也能分離到這些益生菌,他們進入人體后可以在腸道內大量存活,發揮調節腸內菌群平衡、促進人體消化吸收等作用。
對于益生菌發酵劑菌株的高密度培養而言,國內外較多地使用的是MRS培養基、TJA培養基或脫脂牛乳等進行益生菌的繁殖、培養。雖然MRS等培養基培養干酪乳桿菌等益生菌菌種總體生長較快、菌數含量較高,但由于MRS等培養基含有牛肉膏、酵母膏、蛋白胨等成分,其口感風味不佳,同時培養基中的吐溫80、檸檬酸氫二銨、硫酸鎂、β-甘油磷酸二鈉等不是食品原料,直接用于益生菌發酵乳制品生產存在食品安全隱患,故益生菌的液體培養需經離心或過濾、洗滌等工藝去除培養基成分,才能作為發酵劑在食品中使用。
發明內容
為了彌補現有技術的不足,解決通過常見的培養基培養的益生菌產品需要經過處理,去除培養基成分后才能用于食品生產以及現有的培養基生產的益生菌產品口感不佳的溫度問題,同時,縮短現有培養基的制備步驟,降低培養基污染可能性,以及更直觀的展示培養板狀態或培養基中益生菌的生長繁殖狀態,本發明提出一種益生菌培養基及益生菌制劑。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本發明所述一種益生菌培養基,包括以下質量份數的組分:大豆30-35份、馬鈴薯30-35份、酵母膏3-5份、葡萄糖1-2份、PH調節劑1-2份、指示劑1-1.5份、余量為純凈水;
所述益生菌培養基通過以下步驟制得:
S1:分別將大豆、馬鈴薯清洗干凈,之后,將馬鈴薯去皮并切成小塊;
S2:在S1步驟的基礎上,將大豆與馬鈴薯投入到制備裝置中網盒中,并使大豆與馬鈴薯分別位于隔板的兩側,之后,并將剩余的組分同步放入到制備裝置中的盛裝盒中,同時,向制備裝置中加入純凈水至浸沒大豆和馬鈴薯;
S3:在S2步驟的基礎上,使用制備裝置中的加熱板對大豆和馬鈴薯進行加熱、蒸煮,在制備裝置中的的液體煮沸30-35min后,停止加熱,得到馬鈴薯液體與大豆液體,同時,在制備裝置中的溫度超過設定值后,網盒升起,盛裝盒翻轉,將剩余的組分投入到馬鈴薯液體和大豆液體中,完成對原料組分的混合,在制備裝置中得到處于液態的培養基;
S4:在S3步驟的基礎上,通過制備裝置中的液泵將培養基直接抽出并注入到滅菌保存罐中,完成培養基的制備;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樸誠乳業承德有限公司,未經樸誠乳業承德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054449.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