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大球蓋菇栽培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054125.2 | 申請日: | 2021-01-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762483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7-19 |
| 發明(設計)人: | 康志堅 | 申請(專利權)人: | 昆明中農豐禾農業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G18/00 | 分類號: | A01G18/00;A01G18/2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650500 云南省昆明市呈貢區雨花街道*** | 國省代碼: | 云南;5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大球蓋菇 栽培 方法 | ||
1.一種大球蓋菇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具體步驟如下:
(S1)、栽培場地處理
選擇大球蓋菇栽培場地,對大球蓋菇栽培場地進行清理,去除場地雜草或林下灌木;
對大球蓋菇栽培場地進行清場、整平,再通過旋耕機進行翻地,透水;
(S2)、制作菌床
對透水后的場地進行消毒、滅菌和殺蟲,做畦,再在畦底和四周撒上一層生石灰粉或噴灑石灰水上清液;
(S3)、制作栽培料
通過農、林廢棄物制作大球蓋菇栽培料;
(S4)、菌種栽培
在畦上進行鋪料、播種、覆土、覆蓋遮蔽物,生長栽培出大球蓋菇。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大球蓋菇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S3)中的制作栽培料,所述農、林廢棄物包括稻殼、玉米芯、木屑和玉米秸稈。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大球蓋菇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木屑包括楊樹木屑、桑樹木屑、樺樹木屑和蘋果木屑。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大球蓋菇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栽培料共包括六種,第一種栽培料的原料為:稻殼、玉米芯、木屑、石灰,各原料間的重量配比為稻殼:玉米芯:木屑:石灰=40:29.5:29.5:1;
第二種栽培料的原料為:玉米芯、石灰,各原料間的重量配比為玉米芯:石灰=99:1;
第三種栽培料的原料為:楊樹木屑、玉米芯、稻殼、石灰,各原料間的重量配比為楊樹木屑:玉米芯:稻殼:石灰=50:24.5:24.5:1;
第四種栽培料的原料為:桑樹木屑、玉米芯、玉米秸稈、石灰,各原料間的重量配比為桑樹木屑:玉米芯:玉米秸稈:石灰=90:4.5:4.5:1;
第五種栽培料的原料為:樺樹木屑、玉米芯、玉米秸稈、石灰,各原料間的重量配比為樺樹木屑:玉米芯:玉米秸稈:石灰=90:4.5:4.5:1;
第六種栽培料的原料為:蘋果木屑、玉米芯、玉米秸稈、石灰,各原料間的重量配比為蘋果木屑:玉米芯:玉米秸稈:石灰=70:14.5:14.5:1。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大球蓋菇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S4)中的菌種栽培具體步驟如下:
(a)、菌種處理:通過1%的石灰水對菌種進行消毒處理,并將菌種分離成塊狀;
(b)、鋪料:將栽培料起壟,形成寬度中部高兩側低的龜背狀結構的鋪料基座,所述鋪料基座依水流方向設置;
(c)、預留通道:在栽培料中預留管理及采菇通道;
(d)、播種:將菌種進行梅花式或成行點播;
(e)、覆土:在菌種上方均勻覆蓋一層土壤;
(f)、覆蓋遮蔽物:在覆蓋一層土壤的菌種上方再覆蓋一層遮蔽物。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大球蓋菇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b)中鋪料基座的寬度為40-50cm,高度為15-25cm。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大球蓋菇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c)預留的管理及采菇通道寬度為40-50cm。
8.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大球蓋菇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d)播種中相鄰兩個菌種間距為10cm,播種深度為7-10cm。
9.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大球蓋菇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e)中覆土的厚度為2-4cm,覆蓋用的土采用沙土或黏土。
10.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大球蓋菇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f)覆蓋的遮蔽物厚度為3-4cm,所述遮蔽物采用稻草或者松針。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昆明中農豐禾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昆明中農豐禾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054125.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