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智能識別跟蹤防爆球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053522.8 | 申請日: | 2021-01-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689076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4-01 |
| 發明(設計)人: | 呂偉偉;馮永潘;郭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高德智能科技(河南)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N5/225 | 分類號: | H04N5/225;H04N5/217;F16M13/02;F16M11/18;F16M11/1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472300 ***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智能 識別 跟蹤 防爆 | ||
1.智能識別跟蹤防爆球,包括攝像頭(16)、防護球罩(2)和固定裝置(1),防護球罩(2)安裝在固定裝置(1)的底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護球罩(2)的內腔設有水平電機(3)和角度旋轉電機(15),且防護球罩(2)的內部活動套接有水平旋轉裝置(4),水平電機(3)的輸出端與水平旋轉裝置(4)固定連接,水平旋轉裝置(4)的內腔頂部固定安裝有兩個承接板(12),兩個承接板(12)通過轉接柱(13)活動安裝有攝像頭連接裝置(23),所述的攝像頭(16)設在攝像頭連接裝置(23)的底部;所述角度旋轉電機(15)的輸出軸與轉接柱(13)固定連接,通過啟動水平電機(3)帶動水平旋轉裝置(4)做水平方向上的旋轉,通過啟動角度旋轉電機(15)帶動攝像頭連接裝置(23)和攝像頭(16)做前后方向的旋轉,實現將攝像頭(16)調整到適合拍攝的角度;所述防護球罩(2)和水平旋轉裝置(4)的外表面均開設有貫穿至內腔的散熱孔(5),固定裝置(1)的外表面固定安裝有位于防護球罩(2)上方的連接柱(6),連接柱(6)的底部固定安裝有位于水平旋轉裝置(4)外表面的除塵裝置(7),除塵裝置(7)的頂部固定連通有微型風機(8);所述水平旋轉裝置(4)的底部開設有滑動槽(25),所述水平旋轉裝置(4)的底部開設有固定槽(20),所述固定槽(20)內壁的中部開設有轉動槽(21),固定槽(20)內壁的中部開設有卡接槽(22),卡接槽(22)與滑動槽(25)呈90角分布,卡接槽(22)的內部活動卡接有兩個卡扣(24),兩個卡扣(24)底部固定安裝有光學鏡片(19),當向上推動光學鏡片(19)時,卡扣(24)能夠從卡接槽(22)內部移動到轉動槽(21)中;所述除塵裝置(7)的內部固定安裝有隔風板(9),隔風板(9)的頂部開設有貫穿隔風板(9)的十個隔風口(10),除塵裝置(7)的底部固定連通有十個除塵吹管(11),除塵吹管(11)呈等間距圓周分布。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識別跟蹤防爆球,其特征在于:隔風口(10)的直徑值小于除塵裝置(7)底部的開口,隔風口(10)的位置與除塵裝置(7)底部的開口的豎直位置相互交錯。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識別跟蹤防爆球,其特征在于:其中一個承接板(12)的一側壁上固定安裝有電機座板(14),角度旋轉電機(15)固定安裝在電機座板(14)的底部。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識別跟蹤防爆球,其特征在于:固定槽(20)的頂部固定安裝有固定彈簧(17),固定彈簧(17)的另一端固定安裝有固定環(18)。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識別跟蹤防爆球,其特征在于:連接柱(6)的數量為四個,四個連接柱(6)圍繞著固定裝置(1)呈等間距分布。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識別跟蹤防爆球,其特征在于:散熱孔(5)開口為斜偏向下,散熱孔(5)的形狀為矩形。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識別跟蹤防爆球,其特征在于:光學鏡片(19)外殼的寬度值與固定槽(20)的寬度值相適配,光學鏡片(19)外殼的寬度值為1-2mm。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識別跟蹤防爆球,其特征在于:卡接槽(22)的數量與滑動槽(25)的數量均為兩個,且卡接槽(22)的形狀與滑動槽(25)的形狀相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高德智能科技(河南)股份有限公司,未經高德智能科技(河南)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053522.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