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高陡邊坡橋梁嵌固基礎的設計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052992.2 | 申請日: | 2021-01-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158285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5-17 |
| 發明(設計)人: | 陳克堅;胡玉珠;艾智能;許智焰;劉偉;徐建華;韓國慶;廖文建;王煦;陳洪春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鐵二院工程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30/13 | 分類號: | G06F30/13;E02D17/20;G06F119/14 |
| 代理公司: | 成都惠迪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51215 | 代理人: | 王建國 |
| 地址: | 610031***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高陡邊坡 橋梁 基礎 設計 方法 | ||
1.一種高陡邊坡橋梁嵌固基礎的設計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①初擬嵌固基礎設計參數,嵌固基礎最小長度H0=H1+H2+h,按下式確定最小嵌固深度h:
M=M0+F(H1+H2)-τ×H2×d1×H2/2
式中,M為基礎下端錨固點處的彎矩;b為垂直于彎矩作用平面的嵌固基礎邊長,d1為嵌固基礎寬度;H1為自由段長度;H2為側壁摩阻段長度;τ為嵌固基礎混凝土與巖石的容許摩阻力;K為根據巖層構造在水平方向的巖石容許壓力換算系數,取0.5~1.0;R為巖石飽和單軸抗壓強度;F為基礎頂面水平力;M0為基礎頂面的彎矩;
②根據錨固點應力計算錨固面以下抗剪最不利高度側向壓力P1:
P1=σ×d1×h3
式中,σ為錨固點應力;h3為最不利抗剪區高度,按最小嵌固深度h的1/4取值;
③計算錨固面最不利高度巖體抗剪能力T:
T=S×C (5)
式中,S為巖石抗剪區域面積,根據垂直于彎矩作用平面的嵌固基礎邊長b、臨空面巖石襟邊寬度a1、臨空面覆蓋層襟邊寬度a2、最不利抗剪區高度h3和摩擦角確定;C為巖石設計抗剪強度;
④判斷錨固面以下最不利高度巖體抗剪能力T是否大于錨固面以下最不利高度側向壓力P1:
S401.如T≥P1,則確定嵌固基礎長度H=H0;
S402.如T<P1,則增加嵌固基礎長度H為H0+0.5m,假設錨固面下移0.5m,重復步驟①,修正嵌固點彎矩值M、最小嵌固深度h,根據最小嵌固深度h確定新的錨固面位置;根據新的錨固面位置,確定臨空面巖石襟邊寬度a1、臨空面覆蓋層襟邊寬度a2和側壁約束段長度H2;重復步驟②計算錨固面以下最不利高度側向壓力P1;重復步驟③計算錨固面以下最不利高度范圍巖體抗剪能力T;如T≥P1,則確定嵌固基礎長度H=H0+0.5m;如T<P1,則持續增加嵌固基礎長度H,直至隨著臨空面巖石襟邊寬度a1、臨空面覆蓋層襟邊寬度a2和側壁約束段長度H2的增加,其錨固面以下最不利高度巖體抗剪能力T≥T≥P1為止;
⑤根據步驟④確定的嵌固基礎長度H計算嵌固基礎的豎向容許承載力[P]:
[P]=R(C1A+C2Uh)
式中,R為巖石飽和抗壓強度;C1為巖石破碎程度系數;A為基礎底面積;C2為巖石破碎程度系數;U為嵌固基礎邊長;
⑥按下式檢算基礎的豎向容許承載力[P]是否滿足設計要求:
[P]≥P+W
式中,P為嵌固基礎基頂豎向力,W為嵌固基礎重量;
如不滿足上式要求,則進一步加深嵌固基礎長度H,重復步驟④和步驟⑤,直至滿足設計要求為止。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高陡邊坡橋梁嵌固基礎的設計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驟①中,自由段長度H1根據覆蓋層的厚度確定,在完整基巖以上區域當做自由段處理,臨空面巖石襟邊寬度a1≥4m和0.5b,并依此初步確定側壁摩阻段長度H2。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高陡邊坡橋梁嵌固基礎的設計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步驟②中,錨固點應力σ不大于0.5KR及混凝土容許壓應力。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鐵二院工程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未經中鐵二院工程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052992.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生產環氧丙烷的設備
- 下一篇:帶激磁可調的交流并聯電抗器原理和物理參數探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