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提取浮萍休眠體淀粉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052874.1 | 申請日: | 2021-01-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794920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1-11 |
| 發明(設計)人: | 洪雁;王旭;周戚薇;金瑜湞;顧正彪;程力;李兆豐;李才明;班宵逢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南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8B30/02 | 分類號: | C08B30/02;C08B30/04;C08B31/12;A61K8/73;A61Q5/02 |
| 代理公司: | 哈爾濱市陽光惠遠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23211 | 代理人: | 林娟 |
| 地址: | 214000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提取 浮萍 休眠 淀粉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提取浮萍休眠體淀粉的方法,屬于農業及食品技術領域。本發明所述的提取方法包括如下步驟:將浮萍休眠體干燥、復水,得到復水的休眠體;之后將復水的休眠體在溶劑中浸泡,洗滌、過濾,得到脫色的浮萍休眠體;然后將脫色的浮萍休眠體置于分散液中在25~50℃下,轉速為6000~18000rpm的條件下提取5~60min,過濾、離心、洗滌、干燥得到浮萍休眠體淀粉。本發明的方法提取得到的休眠體淀粉純度、提取率較高,純度達到93%以上,最高可達96.54%以上,提取率達到85%以上,最高可達90.03%以上,而且本發明的方法工藝簡單,設備成本低,易操作,易于實現工業化。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提取浮萍休眠體淀粉的方法,屬于農業及食品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浮萍是世界上最小的被子植物,植株形態多為高度退化的扁平的膜質葉狀體,呈長圓形或倒卵形。浮萍一般包括多根紫萍屬、少根紫萍屬、扁平無根萍屬、綠萍屬和蕪萍屬,共5個屬,40個種。浮萍對環境的適應性極強,廣泛分布于全球各地的湖泊、池塘和其他靜水水域。浮萍是世界上生長最快的開花植物,其繁殖速度快,可近指數型生長,最適條件下30h即可翻倍,比其他開花植物和常規作物的生物量積累快2倍以上。根據環境的不同,浮萍控制側囊分生組織形成葉狀體或休眠體。當浮萍生長在營養匱乏,低溫等環境下,浮萍控制側囊分生組織形成休眠體。根據其品種的不同、生長環境的差異,浮萍休眠體的基本成分存在較大差異,主要成分為淀粉和蛋白質。通過適當的條件進行休眠體的誘導,部分品種能高效積累淀粉,理論上每年每畝水面可生產淀粉2噸以上。綜上所述,浮萍具有淀粉含量高、易于采收、不與糧爭地、人工養殖可有效利用空間等優點,是極具價值的淀粉新資源。
近年來,對浮萍資源的開發利用成為研究熱點,大多集中于生長環境(如光溫、激素、營養物質、重金屬等)對浮萍生長的影響、浮萍的系統分類和特定品種的篩選、浮萍基因工程、浮萍的整體利用(如污水處理、生物反應器、能源利用、飼料利用等),對于浮萍中特定成分的研究較少。而淀粉廣泛應用于醫藥、食品、化妝品、飼料、石油鉆井、金屬鑄造、紡織、造紙等行業,進而對浮萍休眠體淀粉進行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發明內容
[技術問題]
休眠體淀粉的研究處于起步階段,尚未有成熟的浮萍休眠體淀粉提取工藝,經檢索,相關專利采用了液氮冷凍粉碎提取休眠體淀粉,其成本高,難于工業化;科研論文中報道的提取浮萍休眠體淀粉的方法存在色素浸染淀粉、淀粉提取率低、純度低、難以工業化等問題,因此,亟需研發一種提取浮萍休眠體淀粉的方法。
[技術方案]
為了解決上述至少一個問題,本發明采用有機溶劑或有機溶液-水混合液對浮萍休眠體進行浸泡脫色處理,然后利用分散機對浮萍休眠體淀粉進行提取,由于有機溶液和水能夠進入休眠體細胞以及對其中脂溶性色素和水溶性色素的具有一定的溶解能力,進而可以將浮萍休眠體中大部分色素脫除,減少其對淀粉的浸染;同時分散機處理不僅能使淀粉從浮萍休眠體細胞中分離,又能使細胞壁相互連綴,有益于后期離心分離。
本發明的第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浮萍休眠體脫色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將浮萍休眠體干燥、復水,得到復水的休眠體;之后將復水的休眠體在溶劑中浸泡,洗滌、過濾,得到脫色之后的浮萍休眠體。
在本發明的一種實施方式中,浮萍休眠體在干燥之前需要進行除雜處理,具體是將成熟的、掉落在水底的浮萍休眠體采收,經過搓擦將休眠體中的大部分根類雜質去除。
在本發明的一種實施方式中,所述的干燥是40~45℃干燥1~3h;干燥的方式包括鼓風干燥、氣流干燥、低溫冷凍干燥、旋轉閃蒸式干燥、變溫壓差膨化干燥、真空耙式干燥、低溫薄層干燥、真空低溫液體連續干燥或旋片式干燥,干燥之后休眠體的最終水分含量≤10%。
在本發明的一種實施方式中,所述的干燥的目的一是便于保存和運輸;二是干燥會改變休眠體細胞的通透性,便于后期脫色和提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南大學,未經江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052874.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