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具有殺菌抑菌功能的熔噴無紡布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052192.0 | 申請日: | 2021-01-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831860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7-22 |
| 發明(設計)人: | 李光照;洪曉瑛;方慧敏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中湛融合科技研究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D01F6/46 | 分類號: | D01F6/46;D01F1/10;C08F255/02;C08F220/22;D04H1/541;D04H3/007;D04H3/14 |
| 代理公司: | 南京中律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341 | 代理人: | 李建芳 |
| 地址: | 515700 廣東省***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具有 殺菌 功能 無紡布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具有殺菌抑菌功能的熔噴無紡布及其制備方法,具有殺菌抑菌功能的熔噴無紡布,其原料組分包括:聚丙烯90?96份、聚丁烯0?4份、含烯丙基有機氟聚合物0.1?2份、引發劑0.1?1份、分散劑0.1?0.5份和納米銅合金材料0.01?2份,所述份數為質量份數;納米銅合金材料包括85?100%的氧化亞銅和余量的氧化銅、氧化鋅、氧化鎂、氧化鈦、氧化鋯、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鋁或氧化銀中的一種或兩種以上任意配比的混合物。本發明能有效提高復合材料的駐極穩定性,提高熔噴布過濾效率,提高使用舒適性;具有高效的抑菌抗菌效果;性能長效穩定。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具有殺菌抑菌功能的熔噴無紡布及其制備方法,屬于熔噴無紡布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保健意識開始逐漸增強,對衛生健康環境等方面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一些特殊的布料,天氣變熱或者受潮后會產生污染、滋生細菌,多數細菌的傳播都會危害到人們的生活。另外,2002年的SARS和最近出現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以及其它人傳人類型的病毒,給人們的生活以及社會帶來了極大的危害,多數病毒尤其是新型冠狀病毒可以通過飛沫、接觸等多種途徑傳播。所以具有抗菌功能的面料和布料在醫療、衛生、工業等行業領域例如高阻隔性的口罩、手術衣、防護服裝等高阻隔要求的場合有著廣泛的需求。
目前口罩用聚丙烯熔噴無紡布是一種高效過濾材料,它的過濾原理除普通過濾材料所用的阻截效應外,主要靠駐極體纖維的靜電效應捕集微細粉塵顆粒,對大氣中的氣溶膠、細菌煙霧等均具有很好的阻截過濾效果。阻截下來的氣溶膠、病毒、細菌、粉塵顆粒等物質,達到阻隔病毒、細菌傳染的目的。口罩的主要性能中,過濾效率是其重要性能指標,其中提高過濾效率的途徑主要有兩個,一是減小聚丙烯纖維熔噴的細度,二是選用好的駐極母粒,使聚丙烯纖維通過靜電駐極處理后,持續穩定的存儲大量的靜電電荷,來提高纖維的靜電吸附能力。纖維熔噴細度受原料和設備條件限制,改進空間有限,隨著技術的進步,以及人們對性能要求的更高追求,高質量的駐極母粒技術有著實際的需求。
單個氟原子具有強極性,使得一旦進入能量陷阱的電子極難掙脫束縛,有利于減緩表面電荷發生逸散,在織物中引入氟原子的方法在部分文獻和專利中有報道,包括加入四氟乙烯,加入含氟原子的化合物(CN96196216.X)、等離子體氟化法(CN200680015209、CN200680015210)等方式,其中四氟乙烯熔點高,微粉易團聚,與聚丙烯相容性差,在織物中無法熔融,無法均勻分散,四氟乙烯粒徑達到多為1-5微米甚至更大,添加量過高容易引起熔噴設備堵塞,現在很多熔噴無紡布設備的噴孔已經達到0.3微米級別,已經無法使用微米級四氟乙烯,而氟等離子體的方式需要額外增加設備和工序,增加了制備成本。
無機抗菌纖維是將金屬元素(主要包括銀、銅、鋅等)作為抗菌劑通過不同的加工方法引入到無抗菌功能的纖維中,使其具有抗菌性。目前,市場上出現的人工抗菌纖維中銀離子和銅離子是較為常用的抗菌劑。在前十幾年里使用最多的是含銀抗菌纖維,近些年科學研究發現銀離子存在著重金屬毒性問題,含銀抗菌紡織品中銀離子會通過皮膚進入人體體內,而大部分銀的化合物都不可溶,會造成重金屬在人體內積累,長期如此會危害人體健康,且銀本身屬于貴金屬,生產成本較高。與含銀抗菌纖維相比,含銅抗菌纖維同樣具有良好的殺菌抗菌性能,銅元素是人體內第三位微量元素,銅的化合物基本上都是可溶的,進入人體內的銅可以促進鐵元素的吸收從而催化血紅蛋白的合成,具有輔助造血功能,銅還是碳水化合物代謝中的催化劑,也是多種酶的活性組成部分,銅可以促進皮膚的新陳代謝,由含銅抗菌纖維代替含銀抗菌纖維在制備抗菌性功能紡織品、安全防護職業裝等紡織品領域內具有重要意義。
發明內容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中湛融合科技研究有限公司,未經廣東中湛融合科技研究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052192.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胃腸排毒、減肥的組合物及其應用
- 下一篇:率定平臺水循環溫度控制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