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改進YOLOv3-tiny的水下聲納圖像目標檢測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051819.0 | 申請日: | 2021-01-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861919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5-28 |
| 發明(設計)人: | 楊惠珍;翟羽佳;李源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北工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6K9/62 | 分類號: | G06K9/62;G06N3/04;G06N3/08 |
| 代理公司: | 西北工業大學專利中心 61204 | 代理人: | 金鳳 |
| 地址: | 710072 ***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改進 yolov3 tiny 水下 聲納 圖像 目標 檢測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基于改進YOLOv3?tiny的水下聲納圖像目標檢測方法,首先采用基本圖形變換增強聲納圖像數據,獲得足夠數量的聲納圖像數據集;然后構建一種融合淺層次特征與高層次特征的YOLOv3?tiny網絡的改進模型,通過多尺度特征融合進行檢測;在此基礎上,根據YOLOv3?tiny預測層的特征圖優化網絡結構,刪去特征表達能力差的預測分支,提高了改進YOLOv3?tiny的檢測速度,保證了檢測的實時性;最終對所有預測的目標類別和位置結果采用非極大值抑制方法,輸出置信度最大的預測的目標類別和位置。本發明方法準確率高,減少了目標的漏檢。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圖像處理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水下聲納圖像目標檢測方法。
背景技術
由于水下環境的特殊性,電磁波在海底傳播的損失遠大于陸上,傳統光學檢測手段在水下的距離有限。而聲波可以在深海遠距離傳播,聲學檢測手段具有光學檢測手 段不可比擬的優越性。成像聲納通過收集物體表面的反射回波進行實時成像,可以獲 得更加完整、豐富、詳細的水下數據,是水下環境感知的重要工具。
目前,對于水下目標檢測的研究方法可以分成兩大類:一類是傳統的目標檢測算法,這一類算法多數是改進應用于非水下圖像的傳統圖像處理算法;另一類算法是基 于機器學習的目標檢測算法,其中基于深度學習的算法是應用效果最好、泛用性最廣 的。基于深度學習的目標檢測方法可以分為三個大類,第一類是基于候選區域的目標 檢測算法,例如R-CNN、Fast R-CNN、Faster R-CNN、R-FCN等;第二類是基于回歸 的目標檢測算法,例如YOLO、SSD、KittiBox等;第三類是基于搜索的目標檢測算法, 例如基于強化學習的算法和基于視覺注意的AttentionNet。YOLO算法屬于典型的One- Stage算法,可以在一個stage直接產生物體的類別概率和位置坐標,流程較為簡單, 在檢測速度上具有比較大的優勢。本發明采用的YOLOv3-tiny算法相比原版的YOLO 算法,在精確率損失不大的情況下,具有更簡單的網絡結構和更高的實時性,很適合 用于水下目標檢測。
但是在現有水下目標檢測技術中,存在聲納圖像質量差、數量少、沒有公開數據集,導致檢測算法準確率不高、應用深度學習數據不足、受到噪聲干擾的錯檢漏檢等 問題。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基于改進YOLOv3-tiny的水下聲納圖像目標檢測方法,首先采用基本圖形變換增強聲納圖像數據,獲得足夠數量的聲納 圖像數據集;然后構建一種融合淺層次特征與高層次特征的YOLOv3-tiny網絡的改進 模型,通過多尺度特征融合進行檢測;在此基礎上,根據YOLOv3-tiny預測層的特征 圖優化網絡結構,刪去特征表達能力差的預測分支,提高了改進YOLOv3-tiny的檢測 速度,保證了檢測的實時性;最終對所有預測的目標類別和位置結果采用非極大值抑 制方法,輸出置信度最大的預測的目標類別和位置。本發明方法準確率高,減少了目 標的漏檢。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1:通過二維成像聲納獲取多幅原生聲納圖像;
步驟2:對步驟1獲取的原生聲納圖像采用圖形變換方法隨機進行變換,變換后 的圖像和原生聲納圖像數據共同構成聲納圖像數據集;將聲納圖像數據集的所有圖像 尺寸變換為512×224;將聲納圖像數據集劃分為聲納圖像訓練集和聲納圖像測試集, 聲納圖像訓練集中圖像數量大于聲納圖像測試集中圖像數量;
步驟3:對聲納圖像數據集圖像中目標的類別和位置進行標注;
如果聲納圖像數據集圖像中不存在目標,則該圖像定義為負樣本;
如果聲納圖像數據集圖像中存在目標,則該圖像定義為正樣本,同時對目標標注類別;用邊界框標記目標的位置,邊界框為目標最小外接矩形,目標位置表示為邊界 框的四個頂點的坐標:Xmax,Xmin,Ymax,Ymin,歸一化如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北工業大學,未經西北工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051819.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