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界面磷光共振能量轉移構建近紅外有機室溫長壽命發光材料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049681.0 | 申請日: | 2021-03-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812050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8-23 |
| 發明(設計)人: | 田海燕;楊志涌;池振國;郭丹曼;林發旭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山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7D209/08 | 分類號: | C07D209/08;C07D209/86;C09K11/06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創富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367 | 代理人: | 高冰 |
| 地址: | 510000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界面 磷光 共振 能量 轉移 構建 紅外 有機 室溫 壽命 發光 材料 | ||
本發明屬于有機長壽命發光材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基于界面磷光共振能量轉移構建近紅外有機室溫長壽命發光材料,本發明利用界面磷光能量共振轉移,以有機RTP發光體為能量給體、NIR熒光發光體為能量受體,制備得到近紅外有機室溫長壽命發光材料。該近紅外有機室溫長壽命發光材料的最大波長位于820nm,余暉壽命最長可達為0.304s,其中,基于近紅外聚集誘導發光(AIE)染料的能量轉移制備得到的近紅外有機室溫長壽命發光材料是目前報道的近紅外AIE有機室溫余暉材料中余暉壽命最長的,有望應用于有機發光二極管(OLED)、生物成像、高級加密與防偽、信息存儲器等領域。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有機長壽命發光材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基于界面磷光共振能量轉移構建近紅外有機室溫長壽命發光材料。
背景技術
常規熒光成像因信號強、響應速度快等優點而成為生物醫學中不可缺少的工具。熒光成像所用的商用激光器會產生很高的內源性分子自發熒光,從而導致成像空間分辨率下降和成像深度受限,如何避免染料分子背景自發光成為了新的研究熱點。因此,檢測去除激發源后探針發射的余輝成像應運而生。除了最小化背景噪音外,余輝成像還提供了穩定的發光信號和最小的侵入性,可進行體內檢測。
余暉成像用到的關鍵材料是長余輝材料。長余暉材料自19世紀末發明以來,經過不斷發展,已經得到了較廣泛的應用。長余暉材料即長余輝發光材料,是一種可以在自然光或者其它人造光源照射下儲存外界光輻照的能量,在停止激發后逐漸以光的形式將儲存的能量重新釋放出來的功能性材料,主要應用于指示照明、建筑裝飾、生物成像、信息存儲等領域。目前已經報道了幾種由稀土金屬或重金屬組成的無機長余輝發光材料,其余暉壽命可持續幾小時甚至更久。但是,稀土金屬或重金屬離子毒副作用大,實際應用中易污染環境;應用于生物體內時長期保留,期間易泄漏而引起生物安全問題。相比之下,具有室溫磷光(room-temperature phosphorescence,RTP)的無金屬有機發光材料已成為良好的生物成像候選試劑,可避免無機納米粒子普遍面臨的毒性問題。由于有機發光材料獨特的特點,且近紅外有機發光材料具有組織穿透力強、不易被生物組織吸收、無生物背景干擾等優勢而在生物成像等領域受到了廣泛的關注。盡管有很多優點,但大多數RTP分子仍只能在紫外線或可見光范圍內發射,已知的近紅外有機發光材料非常少,且其室溫下的長壽命也大多不夠理想,因此尋找新的近紅外長壽命室溫有機發光材料具有非常重要的經濟價值。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出了一種基于界面磷光共振能量轉移構建近紅外有機室溫長壽命發光材料的方法,以純有機室溫磷光(RTP)發光體材料為能量給體、近紅外(Near-infrared red,NIR)熒光發光體染料為能量受體,通過界面磷光能量共振轉移(Interface phosphorescence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IPRET)實現高效的界面能量轉移,制備得到一種近紅外有機室溫長壽命發光材料。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本發明提供一種基于界面磷光共振能量轉移構建近紅外有機室溫長壽命發光材料的方法,即利用界面磷光能量共振轉移,以有機RTP發光體為能量給體、NIR熒光發光體為能量受體,制備得到近紅外有機室溫長壽命發光材料。
作為本發明的一個優選實施例,上述的一種基于界面磷光共振能量轉移構建近紅外有機室溫長壽命發光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S1、將NIR熒光發光體溶于有機溶劑中;
S2、加入有機RTP發光體,經過靜置后得到近紅外有機室溫長壽命發光材料。
優選地,所述有機RTP發光體的發射光譜與NIR熒光發光體的吸收光譜有重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山大學,未經中山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04968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線路板散熱放板車
- 下一篇:一種表注冊方法及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