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手性氧化銅薄膜的制備方法、氧化銅/導電玻璃復合材料及其應用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049500.4 | 申請日: | 2021-01-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876094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01 |
| 發明(設計)人: | 張鎮;諸琳;袁路鳳;吳雪圍;李汪陽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3C17/25 | 分類號: | C03C17/25;C03C17/34;C25B1/04;C25B11/077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偉 |
| 地址: | 230026 安***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手性 氧化銅 薄膜 制備 方法 導電 玻璃 復合材料 及其 應用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手性氧化銅薄膜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A)將氨基酸和二價銅鹽溶液混合,得到絡合物,再將所述絡合物與所述一元強堿溶液混合,得到沉積液;B)將預處理后的導電玻璃在所述沉積液中進行電沉積,得到手性CuO薄膜。本申請還提供了一種氧化銅/導電玻璃復合材料及其應用。本發明所述利用Cu(II)?手性氨基酸前驅體電沉積CuO,制備過程無需特殊設備和苛刻條件,方法簡單,工藝快速易行,可控性強,無污染,容易實現大面積制備和規模化生產,有效節約了工藝成本,且氨基酸原料豐富,取材方便。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無機材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手性氧化銅薄膜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手性材料及手性結構在生物、醫藥、光學、催化等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前景。手性表面的制備主要通過以下三種方式:(1)在非手性表面吸附手性分子作為修飾劑得到手性表面:如手性酒石酸分子吸附在Cu(110)和Ni(110)單晶表面;此法制備的手性結構穩定性較差,一旦修飾劑脫落將會失去表面手性;(2)以一定角度切割單晶獲得高指數晶面,表面臺階相交形成扭結點,使高指數晶面呈現手性:如沿(643)方向切割Pt單晶獲得Pt(643)和(6—4—3—)兩個手性表面;(3)通過電化學沉積法制備:如利用Cu(II)-手性酒石酸絡合物作為前驅體在單晶Au、單晶Cu、多晶Au表面上制備手性CuO薄膜(J.Am.Chem.Soc.2004,126,488-489)。也有利用Cu(II)-手性氨基酸絡合物作為前驅體在單晶Au上制備手性CuO薄膜(Chem.Mater.2004,16,4232-4244)。相比前兩種方法,電化學制備方法簡單、制備成本低、易于大規模制備穩定的手性薄膜。迄今為止,尚未有在透明導電玻璃表面直接制備可控正負手性CuO薄膜材料的任何報道。
電子在手性材料中傳輸可導致自旋極化,即手性誘導自旋選擇性(CISS)效應。自旋極化的電子可以導致表面化學反應出現選擇性差異。如電解水制氫可以將太陽能或風能等以氫氣燃料的方式儲存,實現可再生能源在不同行業和地區間的能量再分配,降低生產生活中的碳排放。但是由于析氧反應動力學勢壘偏高,導致電解水整體效率低下。而手性材料可以誘導電子自旋極化,降低三重態氧氣的生成勢壘,進而提高電解水效率(J.Phys.Chem.C 2019,123,3024-3031)。在透明導電玻璃表面直接制備的手性CuO薄膜具有成本低,穩定性高,無毒無害的優點。但目前國內外尚未有在透明導電玻璃表面直接制備手性CuO薄膜,及其在電催化應用方面的研究報道。
發明內容
本發明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手性氧化銅薄膜的制備方法,該方法簡單,可控性強,且穩定牢固。
有鑒于此,本申請提供了一種手性氧化銅薄膜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將氨基酸和二價銅鹽溶液混合,得到絡合物,再將所述絡合物與所述一元強堿溶液混合,得到沉積液;
B)將預處理后的導電玻璃在所述沉積液中進行電沉積,得到手性CuO薄膜;
所述氨基酸為單一手性的氨基酸。
優選的,所述氨基酸選自L-纈氨酸、D-纈氨酸、L-丙氨酸、D-丙氨酸或甘氨酸。
優選的,所述二價銅鹽為硫酸銅或氯化銅。
優選的,所述一元強堿為氫氧化鈉或氫氧化鉀。
優選的,所述預處理后的導電玻璃是導電玻璃依次在丙酮、乙醇和水中分別、依次超聲處理得到;所述導電玻璃為FTO或ITO。
優選的,所述電沉積的過程中,陽極電流為1~5mA/cm2,時間為2~30min。
優選的,所述電沉積的過程中,預處理后的導電玻璃為工作電極,Pt片為對電極,Ag/AgCl為參比電極。
優選的,所述電沉積的溫度為20~3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未經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049500.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高密度鈰基熱壓稀土磁鋼的制備方法
- 下一篇:精密全自動玻璃鉆孔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