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瀝青混凝土填料的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047483.0 | 申請日: | 2021-01-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851172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5-28 |
| 發明(設計)人: | 王克瑤;李新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王克瑤 |
| 主分類號: | C04B20/04 | 分類號: | C04B20/0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50000 山東省***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瀝青 混凝土 填料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填料制備技術領域,具體的說是一種瀝青混凝土填料的制備方法,包括將潮濕的瀝青混凝土填料放入瀝青混凝土制備設備中的進料漏斗內,開啟閥門,通過噴料器工作,使得進料漏斗內潮濕的瀝青混凝土填料通過導料管噴出;導料管噴出的潮濕的瀝青混凝土填料噴灑到網狀傳送帶上,通過網狀傳送帶的傳動,使得潮濕的瀝青混凝土填料平鋪在網狀傳送帶上,避免得潮濕的瀝青混凝土填料堆積;通過軸流風機工作使得位于過濾網下方的初步烘干后的瀝青混凝土填料進入到連接管內,再通過回流管回流到烘干筒內,從而可以對瀝青混凝土填料進行循環烘干;本發明提供的瀝青混凝土填料制備裝置具有烘干效率高,烘干效果好的優點。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填料制備技術領域,具體的說是一種瀝青混凝土填料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填料指的是在瀝青混合料中填充微小空隙的那部分材料,通常指的是的0.0775mm以下的材料,通常稱為礦粉。填料(礦粉)在瀝青混合料中有兩個目的,其一是填充空隙,使混合料的空隙不致過大,其二是和瀝青共同形成膠漿,提高混合料自身的強度和穩定性。
瀝青混凝土填料在制備時,需要對礦粉進行烘干,現有的瀝青混凝土填料制備裝置在使用時,瀝青混凝土填料不能進行循環烘干,從而影響瀝青混凝土填料的烘干效率與烘干的效果。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中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瀝青混凝土填料的制備方法。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瀝青混凝土填料的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S1:將潮濕的瀝青混凝土填料放入瀝青混凝土制備設備中的進料漏斗內,開啟閥門,通過噴料器工作,使得進料漏斗內潮濕的瀝青混凝土填料通過導料管噴出;
S2:導料管噴出的潮濕的瀝青混凝土填料噴灑到網狀傳送帶上,通過網狀傳送帶的傳動,使得潮濕的瀝青混凝土填料平鋪在網狀傳送帶上,避免得潮濕的瀝青混凝土填料堆積;
S3:通過軸流風機工作使得位于過濾網下方的初步烘干后的瀝青混凝土填料進入到連接管內,再通過回流管回流到烘干筒內,從而可以對瀝青混凝土填料進行循環烘干;
S4:通過驅動電機工作,使得底板轉動,在伸縮桿的作用下,使得支撐板和立柱轉動,從而帶動碾碎輥轉動,使得碾碎輥可以在過濾網的表面轉動,通過碾碎輥可以對過濾網表面的瀝青混凝土填料進行碾壓,提高瀝青混凝土填料的質量;
其中,S1中所述的瀝青混凝土制備設備包括烘干筒,所述烘干筒的內壁固定連接有電加熱圈,且烘干筒內固定來接有過濾網;噴料機構,所述噴料機構與烘干筒連接;抽濕機構,所述抽濕機構與烘干筒連接;循環機構,所述循環機構與烘干筒連接;網狀傳送帶機構,所述網狀傳送帶機構與烘干筒連接;碾碎機構,所述碾碎機構與烘干筒連接。
具體的,所述網狀傳送帶機構包括主動輪、轉軸、網狀傳送帶、條狀硅膠凸起、從動輪和電動機,所述烘干筒內轉動連接有主動輪和從動輪,主動輪和從動輪通過網狀傳送帶傳動連接,網狀傳送帶的外表面固定連接有多個均勻分布的條狀硅膠凸起,且主動輪的一側轉動中心固定連接轉軸的一端,轉軸的另一端貫穿烘干筒并通過聯軸器與電動機的輸出端連接。
具體的,所述網狀傳送帶傾斜設置。
具體的,所述噴料機構包括進料漏斗、噴料器、導料管和閥門,所述烘干筒的外表面固定來接有與其內部相互連通的導料管,導料管的出料口朝向網狀傳送帶設置,且導料管遠離烘干筒的一端與噴料器的出料口連接,噴料器的進料口連接有上端開口的進料漏斗,且導料管上安裝有閥門。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王克瑤,未經王克瑤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047483.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