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8芯圓形10G以太網接觸件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047168.8 | 申請日: | 2021-01-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838405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5-25 |
| 發明(設計)人: | 曹喬喬;曹永泉;陳群強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航天科工電器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R13/40 | 分類號: | H01R13/40;H01R13/6591;H01R13/502 |
| 代理公司: | 合肥東信智谷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4143 | 代理人: | 朱軍 |
| 地址: | 200000 上海市***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圓形 10 以太網 接觸 | ||
一種8芯圓形10G以太網接觸件,包括介質體合件和外導體,所述介質體合件整體套接于所述外導體內部;所述介質體合件的上部與所述外導體之間過盈壓接固定,所述介質體合件的下部與所述外導體之間通過定位銷固定。本發明不僅保證了以太網接觸件的外形尺寸小型化,而且通過8芯數設計,增加了信號傳輸數量,并且通過設置十字屏蔽件減少了信號之間的干擾,大大提高了信號傳輸速率,滿足了高速通信的需要,另外,相比傳統2芯或4芯數設計,由于減少了以太網接觸件的使用數量,從而間接節省了一半以上以太網接插件的重量。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通信設備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8芯圓形10G以太網接觸件。
背景技術
10G以太網為IEEE Std 802.3ae2002,規范了以10Gbit/s的速率來傳輸的以太網;保留了802.3標準規定的以太網最小和最大幀長。10G以太網的出現,使以太網的工作范圍從局域網擴大到城域網和廣域網,從而實現了端到端的以太網傳輸。
圓形10G以太網接觸件用于航空航天領域中以太網的信號傳輸;圓形10G以太網接觸件在實際使用過程中,對于其外形尺寸要求越來越小型化,同時,對其信號傳輸質量和速率要求也越來越高,傳統的圓形10G以太網接觸件多為2芯數和4芯數,無法滿足高速通信的需要。
發明內容
本發明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種8芯圓形10G以太網接觸件,具體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8芯圓形10G以太網接觸件,包括介質體合件和外導體,所述介質體合件整體套接于所述外導體內部;所述介質體合件的上部與所述外導體之間過盈壓接固定,所述介質體合件的下部與所述外導體之間通過定位銷固定;
所述介質體合件包括上絕緣體、中絕緣體、內導體、下絕緣體以及十字屏蔽件,所述內導體數量為八根,所述內導體呈環形陣列狀分布,所述內導體的中部軸向插接有所述中絕緣體,所述內導體的上部軸向插接有所述上絕緣體,且所述內導體頂端伸出至所述上絕緣體外側,所述內導體的下部軸向插接于所述下絕緣體內,且所述下絕緣體與所述中絕緣體相互卡接,所述中絕緣體與所述下絕緣體之間內插有同一個所述十字屏蔽件,且所述十字屏蔽件位于兩者的內部中心處。
進一步地,所述中絕緣體包括連接座、導體放置槽、隔板以及十字槽a,所述連接座為圓柱體結構,所述連接座上開設有四個呈環形陣列分布的所述導體放置槽,所述導體放置槽開設于所述連接座的外壁,且縱向貫穿于所述連接座,每個所述導體放置槽的中部均豎直設有所述隔板,所述導體放置槽通過所述隔板平均分隔成兩個導體放置分槽,每個所述導體放置分槽內均可卡接所述內導體,所述導體放置分槽的頂面低于所述連接座的頂面,所述連接座的底部中心處開設有所述十字槽a,所述十字屏蔽件的上部插接于所述十字槽a內。
進一步地,所述內導體包括上柱體、臺階柱、中柱體、下柱體、凸包和孔口,所述中柱體的頂端對接有所述上柱體,其底端對接有所述下柱體,所述上柱體與所述中柱體對接處軸向設有所述臺階柱,所述下柱體的直徑大于所述中柱體的直徑,所述下柱體的上下部各軸向設有所述凸包,所述下柱體的底端設有所述孔口;所述上柱體外伸于所述連接座,所述中柱體卡接于所述中絕緣體的導體放置分槽內,所述臺階柱的下部卡裝于所述導體放置分槽的頂面上,所述下柱體的頂面貼合于所述連接座的底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航天科工電器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上海航天科工電器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047168.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