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抗菌吸濕復合絲制備工藝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046640.6 | 申請日: | 2021-01-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850354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5-28 |
| 發明(設計)人: | 陳榮;黃彩虹 | 申請(專利權)人: | 陳榮 |
| 主分類號: | B65H57/06 | 分類號: | B65H57/06;B65H57/28;B65H54/20;B65H54/7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26011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抗菌 吸濕 復合 制備 工藝 | ||
本發明涉及一種抗菌吸濕復合絲制備工藝,其使用了一種絲線卷繞設備,該絲線卷繞設備包括底板、導向裝置、卷繞裝置與調距裝置,采用上述絲線卷繞設備制備抗菌吸濕復合絲時的具體工藝流程如下:抗菌母粒制備、熔融紡絲、初生纖維上油與卷繞成型,其中卷繞裝置包括卷繞裝置包括安裝板、一號伸縮桿、二號伸縮桿、卷繞電機、限位板、定位環與支撐桿。本發明通過導向裝置與卷繞裝置的共同配合,將復合絲均勻卷繞在卷筒表面,且可以根據卷筒實際尺寸的不同對卷繞范圍進行調整,在卷繞完成后,能夠快速地對卷筒進行裝卸,無需使設備長時間處于停機狀態,有利于提高制備加工效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紡織領域,具體的說是一種抗菌吸濕復合絲制備工藝。
背景技術
復合絲是指使用復合纖維制得的絲線,復合纖維是兩種或兩種以上的高聚物熔體,由特殊的分配板進行分流,通過同一噴絲孔擠出成形。復合絲一般以滌錦復合為主,有桔瓣性、米字型等異型截面,具有良好的吸濕抗菌性,主要應用于清潔用品,家紡用品等。
抗菌復合絲的制備工藝包括紡絲、冷卻、上油、卷繞等步驟,而目前在卷繞的過程中普遍存在一些問題:
(1)為保證絲線在卷筒上均勻分布,卷筒與絲線之間應進行往復運動,而現有的驅動裝置在驅動卷筒與絲線之間進行往復運動時,卷筒與絲線的相對運動幅度往往固定,在對不同尺寸的卷筒上卷繞絲線,需要使用不同的驅動裝置,使用范圍受限,投入成本較高;
(2)在絲線卷繞完畢后,為了將卷筒從設備上取下并更換上新的卷筒,設備需要處于停機狀態,而由于卷筒的拆卸、更換操作較為復雜,花費時間長,需要使設備停機較長時間,不利于提高整體工作效率。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抗菌吸濕復合絲制備工藝。
發明內容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一種抗菌吸濕復合絲制備工藝,其使用了一種絲線卷繞設備,該絲線卷繞設備包括底板、導向裝置、卷繞裝置與調距裝置,采用上述絲線卷繞設備制備抗菌吸濕復合絲時的具體工藝流程如下:
S1.抗菌母粒制備:以按照設計配比計量的無菌抗菌劑、滌綸切片與錦綸切片為原材料,制備抗菌母粒;
S2.熔融紡絲:將抗菌母粒添加在滌綸組分中制作成熔體,抗菌母粒添加量為滌綸組分的%,使用熔融紡絲機制作抗菌吸濕復合絲初生纖維;
S3.初生纖維上油:對初生纖維進行上油處理,以減少之后初生纖維與卷繞設備之間的摩擦力,防止出現靜電;
S4.卷繞成型:使用絲線卷繞設備將初生纖維卷繞在卷筒上,制得抗菌吸濕復合絲成品;
所述底板上端從左往右依次安裝有導向裝置與卷繞裝置,導向裝置與卷繞裝置之間安裝有調距裝置,底板中部與右端均開設有豎向滑槽,豎向滑槽之間相互連通;
所述導向裝置包括立板、安裝筒、導向環、移動板、聯動桿與移動機構,底板左端前后對稱安裝有立板,前后對稱安裝的立板之間安裝有安裝筒,安裝筒側壁上從前往后均勻滑動安裝有多個導向環,前后相鄰的導向環之間通過聯動桿相連接,位于安裝筒中部的導向環內壁與移動板側壁相連接,移動板左右側壁與安裝筒內壁之間均安裝有移動機構;將復合絲中部卡入導向環后,再將復合絲右端纏繞在卷筒上,以配合卷繞裝置進行卷繞成型作業,卷繞過程中,在聯動桿的聯動作用下,通過移動機構帶動移動板進行左右往復直線運動,進而改變復合絲與卷筒的相對位置,使得復合絲能夠在卷筒表面均勻分布。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陳榮,未經陳榮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046640.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聚丙烯無紡布裁切加工系統
- 下一篇:一種變壓器鐵芯制造硅鋼片絕緣涂裝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