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二維相關紅外光譜的檀香紫檀筆筒鑒別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046383.6 | 申請日: | 2021-01-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697743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4-23 |
| 發明(設計)人: | 黃安民;馬芳;付躍進;張方達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木材工業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G01N21/3563 | 分類號: | G01N21/3563 |
| 代理公司: | 北京恩赫律師事務所 11469 | 代理人: | 劉守憲 |
| 地址: | 100091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二維 相關 紅外 光譜 檀香 紫檀 筆筒 鑒別方法 | ||
本發明涉及一種基于二維相關紅外光譜的檀香紫檀筆筒鑒別方法,屬于木材鑒定技術領域。上述方法包括:步驟1:取待測檀香紫檀筆筒1?5mg樣品粉末與溴化鉀研磨混合,壓制成樣品薄片,同時制備溴化鉀薄片;步驟2:先測樣品的紅外光譜背景圖;再測試樣品的紅外光譜圖;步驟3:將樣品薄片裝入變溫附件,加熱溫度得到所測樣品在不同溫度下的紅外光譜圖;步驟4:將不同溫度下的紅外光譜合成二維相關紅外光譜;步驟5:將樣品的紅外圖譜與標準圖譜比較。本發明測定壓片試樣的紅外光譜和變溫紅外光譜,并繪制二維相關紅外光譜。根據所述紅外光譜圖的特征吸收峰信息,判斷樣品與檀香紫檀標準品的紅外光譜是否一致。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木材鑒定技術領域,具體提供一種可基于二維相關紅外光譜的檀香紫檀筆筒鑒別方法。
背景技術
檀香紫檀是目前世界上最珍貴的硬木之一。因其成材緩慢、質地堅硬、花紋美觀、氣味宜人,且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和一定的藥用價值,深受人們喜愛。用檀香紫檀木材制備的筆筒經過長久打磨可以形成自然包漿,顏色會愈發好看,賦予檀香紫檀筆筒獨特的觀賞和收藏價值。市場上會用性狀近似于檀香紫檀的樹種來假冒檀香紫檀,給檀香紫檀工藝品愛好者和收藏家帶來了極大的困擾和經濟損失。
傳統的木材鑒定方法主要是依據木材各類細胞與組織的形態和排列方式,通過顯微鏡進行識別該顯微鑒定方法有諸多缺陷:對樣品有損(取樣時需切下1cm3左右的木樣),檢測耗時長,成本高,包含軟化處理、切片及染色等過程,一般需要2周的時間,而且需要經驗豐富的專業人員進行識別與鑒定,帶有一定的主觀性,且目前難以鑒定到種。現在木材鑒定的方法主要是依據木材各類細胞與組織的形態和排列,在顯微鏡下進行識別。近年來發展起來的樹種識別技術有DNA標記法(專利公開號:CN104404131A;CN105132541A;CN105087798A;CN105695610A;CN105838806A;CN103898094A;CN105779633A;CN105779632A)、近紅外光譜技術(專利公開號:CN1936552A;CN106092957A)、氣相色譜技術(專利公開號:CN101539545A;CN103308637A)及高光譜成像技術(專利公開號:CN105117730A)。
但是,基于木材本身構成元素進行分類的技術,需要依靠實驗室的分析器材,且大多需要將木材進行研磨加工,破壞木材完整度,且分析成本較高,分析時間較長,需要經驗豐富的分析人員對結果進行判定;現有基于近紅外光譜技術的木材識別技術,需要對木材樣品進行處理,直接得到的樣品用于檢測容易出現吸收譜帶變寬,影響其分辨效果等問題。
發明內容
為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可基于二維相關紅外光譜的檀香紫檀筆筒鑒別方法。取少量檀香紫檀筆筒樣品的粉末,與溴化鉀粉末研磨至一定目數后壓片,測定壓片試樣的紅外光譜和變溫紅外光譜,并繪制二維相關紅外光譜。根據所述紅外光譜圖的特征吸收峰信息,判斷樣品與檀香紫檀標準品的紅外光譜和二維相關紅外光譜是否一致。本發明所需試樣量小,極大的減少了對工藝品的損傷,且操作簡單,實驗結果客觀準確,可以實現檀香紫檀筆筒材質的快速鑒定。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技術方案如下:
本發明提供一種基于二維相關紅外光譜的檀香紫檀筆筒鑒別方法,包括:
步驟1:取1-5mg待測檀香紫檀筆筒樣品粉末與溴化鉀研磨混合,壓制成樣品薄片,同時制備溴化鉀薄片;
步驟2:先將溴化鉀薄片放在紅外光譜儀樣品室內的樣品架上進行測試,以得到所測樣品的紅外光譜背景圖;再將樣品薄片放在紅外光譜儀樣品室內的樣品架上進行測試,以得到所測樣品的紅外光譜圖;
步驟3:將樣品薄片裝入變溫附件,加熱溫度得到所測樣品在不同溫度下的紅外光譜圖;
步驟4:將所得原始圖譜進行坐標轉換、基線校正處理,然后借助紅外光譜軟件將不同溫度下的紅外光譜合成二維相關紅外光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木材工業研究所,未經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木材工業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046383.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