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血管鈣化組織旋磨用鉆磨一體刀具及制造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046338.0 | 申請日: | 2021-01-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890920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2-25 |
| 發明(設計)人: | 梁志強;陳銳;周天豐;劉瑤;孫海剛;袁昊;王西彬;焦黎;劉志兵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理工大學 |
| 主分類號: | A61B17/3207 | 分類號: | A61B17/3207;C25D3/18;C25D15/00;C25D7/00;C25D5/20;B24B1/00;B24B3/2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慧而行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841 | 代理人: | 李銳 |
| 地址: | 100081 北京市海淀區***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血管 鈣化 組織 旋磨用鉆磨 一體 刀具 制造 方法 | ||
1.一種用于血管鈣化組織旋磨用鉆磨一體刀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微鉆部分(1),微磨頭部分(2),連接部分(3);所述微鉆部分微鉆部分包括鉆尖和螺旋槽;所述微磨頭部分為橄欖形電鍍金剛石磨頭;
所述連接部分用于與驅動導絲相連;所述刀具材料為316或304不銹鋼材料,其刀具基體是通過車削方式加工成三段代加工區域,分別用于后續的微鉆刃磨、表面電鍍和刀具連接;
所述的血管鈣化組織旋磨用鉆磨一體刀具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工序:
步驟S1:刀具棒料的加工,利用車削方式將棒料加工成尺寸不同的三段代加工區,第一段尺寸為直徑0.3-0.5 mm、長1 mm,用于微鉆部分制造;第二段為直徑1.25-2.5 mm,長度為3 mm的橢球段,用于微磨頭的制造;第三段為直徑0.8 mm的連接部分;
步驟S2:微鉆刃磨,所述的微鉆刃磨在六軸精密磨床上實現,主要包括外圓磨削、尖端切斷、螺旋槽磨削和尖端橫刃磨削;
步驟S3:刀具表面電鍍金剛石磨粒,主要包括刀具基體清洗、預鍍鎳層、金剛石磨料準備以及鎳-金剛石共沉積,所述的基體清洗采用酒精或丙酮試劑在超聲清洗機中對刀具基體進行除油和清潔;所述的刀具基體預鍍鎳在水浴加熱試驗臺上進行;所述的金剛石磨料準備在超聲振動試驗臺上進行;所述的鎳-金剛石共沉積為刀具磨料電鍍在超聲振動實驗臺上進行;
所述步驟S2中微鉆刃磨條件為:磨削速度10-30 m/s,單次磨削深度1-3 μm,進給速度5-25 mm/min;所述的刀具基體預鍍鎳層條件為:以鎳塊為陽極,刀具基體為陰極,在電流為15mA,電壓0.8-1.1V,溫度為55℃ 條件下,采用瓦特液作為電鍍液進行預鍍鎳層,電鍍液包括氨基磺酸鎳、氯化鎳、硼酸、十二烷基硫酸鈉以及糖精;
所述的金剛石磨料準備是按照如下步驟進行的:首先,將磨料放置于酒精或者丙酮溶液中,形成混合溶液;將混合溶液放置在超聲振動實驗臺上進行超聲振動分散,取上層液體并通過抽濾得到初步磨料;將初步磨料進行清洗干燥得到最終金剛石磨料;
所述的鎳-金剛石共沉積電鍍采用埋砂法上砂,利用超聲振動加熱試驗臺,實現表面鍍覆均勻,電鍍液采用瓦特液,包括氨基磺酸鎳、氯化鎳、硼酸、十二烷基硫酸鈉以及糖精,金剛石磨料采用所述最終金剛石磨料,電流為15mA,電壓0.8-1.1V,溫度為55℃ 。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理工大學,未經北京理工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046338.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