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鳥類視覺特征的多運動目標搜索與定位裝置及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045407.6 | 申請日: | 2021-01-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904900B | 公開(公告)日: | 2021-12-17 |
| 發明(設計)人: | 王一塵;孫霽宇 | 申請(專利權)人: | 吉林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5D1/12 | 分類號: | G05D1/12 |
| 代理公司: | 安徽濰達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4166 | 代理人: | 常瑩 |
| 地址: | 130000 吉*** | 國省代碼: | 吉林;2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鳥類 視覺 特征 運動 目標 搜索 定位 裝置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基于鳥類視覺特征的多運動目標搜索與定位裝置及方法,包括保護殼和平臺底座,所述保護殼內設置有開口向上的柱形凹槽,所述平臺底座與柱形凹槽內壁豎直滑動連接,所述柱形凹槽下側內壁與平臺底座下側壁之間設置有豎直頂起裝置,所述平臺底座上側壁邊緣處依次均勻設置有第一單目調節機構、第二單目調節機構、第三單目調節機構和第四單目調節機構,所述平臺底座上側壁中心處固定連接有第一電動伸縮桿,所述第一電動伸縮桿頂端固定連接有主支撐座。本發明借鑒鳥類視覺的雙凹結構特點,為多運動目標搜索與定位提供方法和思路,思路清晰,能夠360度同時對多個運動苗木表進行搜尋與精確定位。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仿生設計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基于鳥類視覺特征的多運動目標搜索與定位裝置及方法。
背景技術
隨著社會的發展,科技的進步,仿生技術領域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仿生學的目的就是分析生物過程和結構,并把得到的分析結果用于未來的設計,對運動目標的搜索與跟蹤定位是機器視覺領域研究的熱點,其一是利用單目或者雙目視覺對目標進行識別、跟蹤和定位。
現有的技術方案在實際使用的時候存在一定的不足,一方面無法多多個目標同時進行大范圍的搜尋與精準定位,而且現有的單目機構大多只能在水平和豎直對其進行調節,而單目機構的俯仰角度無法調節,靈活度不夠,容易造成目標的丟失,因此需要設計一種基于鳥類視覺特征的多運動目標搜索與定位裝置及方法來解決這些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不能同時對多個目標進行大范圍搜尋和精準定位、靈活度不夠的缺陷,從而提出一種基于鳥類視覺特征的多運動目標搜索與定位裝置及方法。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基于鳥類視覺特征的多運動目標搜索與定位裝置,包括保護殼和平臺底座,所述保護殼內設置有開口向上的柱形凹槽,所述平臺底座與柱形凹槽內壁豎直滑動連接,所述柱形凹槽下側內壁與平臺底座下側壁之間設置有豎直頂起裝置,所述平臺底座上側壁邊緣處依次均勻設置有第一單目調節機構、第二單目調節機構、第三單目調節機構和第四單目調節機構,所述平臺底座上側壁中心處固定連接有第一電動伸縮桿,所述第一電動伸縮桿頂端固定連接有主支撐座,所述主支撐座上依次均勻設置有第一固定相機、第二固定相機、第三固定相機和第四固定相機。
優選地,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臺底座與柱形凹槽內壁通過滑塊和滑槽滑動連接。
優選地,所述豎直頂起裝置包括第一電機和絲桿,所述絲桿下端與柱形凹槽下側內壁中心處轉動連接,所述第一電機固定設置在柱形凹槽下側內壁,所述第一電機輸出軸固定連接有第一斜齒輪,所述絲桿上固定套設有與第一斜齒輪嚙合的第二斜齒輪,所述絲桿上螺紋連接有升降螺母,所述升降螺母位于第二斜齒輪上方,所述升降螺母側壁固定連接有位置對稱的支撐桿,多組所述支撐桿遠離升降螺母的一端均與平臺底座下側壁固定連接。
優選地,所述絲桿頂端固定連接有限位擋片,所述限位擋片的直徑大于絲桿的直徑。
優選地,所述第一單目調節機構包括下支撐座和上支撐座,所述上支撐座下側壁與下支撐座上側壁之間通過第二電動伸縮桿固定連接,且下支撐座位于平臺底座上側,所述平臺底座內設置有與下支撐座匹配的電機腔,所述電機腔內設置有第二電機,所述第二電機輸出軸向上貫穿調節腔上側壁與下支撐座下側壁中心處固定連接,所述上支撐座上側壁固定設置有支撐框,所述上支撐框上側壁固定連接有位置對稱的支撐耳,所述支撐耳之間轉動連接有轉桿,所述轉桿上固定套設有套筒,所述套筒靠近平臺底座圓心的一側固定連接有對應的單目相機,所述轉桿一端向外貫穿支撐耳固定連接有第二圓齒輪,所述支撐耳與轉桿連接處設置有匹配的第一軸承,所述支撐框內設置有與第二圓齒輪匹配的俯仰角度調節裝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吉林大學,未經吉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045407.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