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附加集成模塊的PID目標跟蹤控制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044826.8 | 申請日: | 2021-01-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859587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8-23 |
| 發明(設計)人: | 毛耀;段倩文;何秋農;劉超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光電技術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G05B11/42 | 分類號: | G05B11/4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迪生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251 | 代理人: | 楊學明 |
| 地址: | 610209 ***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附加 集成 模塊 pid 目標 跟蹤 控制 方法 | ||
1.一種基于附加集成模塊的PID目標跟蹤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驟如下:
步驟(1)、在跟蹤平臺上安裝圖像傳感器,CCD:Charge-Coupled Device,通過動態信號分析儀,DSA:Dynamic Signal Analyzer,對被控對象的位置特性測試,從而獲得位置被控對象模型Gp(s);
步驟(2)、在獲取位置被控對象模型Gp(s)的基礎上,設計比例-積分-微分(PID:Proportional-Integral-Derivative)控制器CP(s),其中比例環節的存在是為了減小系統跟蹤誤差,積分環節的存在是為了提升系統無靜差度;微分環節的存在是為了改善系統動態性能;
步驟(3)、在已設計的PID控制器CP(s)的基礎上加入附加集成模塊Ca(s),構成基于附加集成模塊的PID控制器Cm(s),其中附加集成模塊Ca(s)的目的是提升系統的型別至三型,從而提升系統的無靜差度;
步驟(3)中對于附加集成模塊Ca(s)與基于附加集成模塊的PID控制器Cm(s),表達式如下所示:
上式中,k,a,b分別是Ca(s)中比例環節,兩個一階微分環節的系數,且kc=kki,從基于附加集成模塊的PID控制器Cm(s)表達式可以看出,其在PID控制器CP(s)的基礎上引入了兩個積分算子,兩個一階微分環節,一個比例環節,其中,積分環節是為了提升跟蹤系統的跟蹤精度,但同時也為系統引入了180度的相位滯后,因此使用兩個一階微分環節提升系統相位,使開環穩定裕度不致過低而引起系統不穩定現象;比例環節的存在是為了最后調節開環系統的開環增益;
步驟(4)、針對基于附加集成模塊的PID控制器Cm(s)的待定參數,采用多目標尋優算法——非劣排序遺傳算法NSGA-II:Non-Dominated Sorting Genetic Algorithm II尋優得出,其中性能指標分別是:系統帶寬,系統誤差抑制比,穩定裕度區間;
步驟(5)、通過設計基于附加集成模塊的PID控制器Cm(s),將其應用至實際系統中產生電壓信號控制電機,實現對目標的跟蹤;在與不添加集成模塊的PID控制方法對比后,達到了提升跟蹤精度的效果。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附加集成模塊的PID目標跟蹤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中采用DSA測量被控對象時,輸入信號為正弦掃頻電壓信號,輸出信號為圖像傳感器的位置信號,從而獲得位置被控對象模型Gp(s);其次需要對實測曲線進行離線辨識,根據曲線走勢初步判斷其屬于典型環節的類型,然后細調典型環節中參數大小。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附加集成模塊的PID目標跟蹤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PID控制器表達式如下:
上式中,kp,ki,kd分別是比例、積分、微分環節的系數,Tc是為了使CP(s)滿足因果性的慣性環節系數,s是頻域“拉普拉斯”算子。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附加集成模塊的PID目標跟蹤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4)中,由于系統的性能守恒,而實際系統的各項性能指標有時是互斥的,因此基于帶寬,誤差抑制比,穩定裕度區間被作為衡量指標用于NSGA-II求解控制器參數,性能指標表達式如下:
其中,J1,J2,J3分別表示帶寬、誤差抑制比、穩定裕度區間的性能指標,ωB表示系統閉環Bode圖中幅值為-3dB對應的頻率點,ω0和ωc分別表示系統的初始頻率和開環截止頻率,|Em(jω)|是系統頻域誤差抑制函數在Bode圖幅頻曲線中幅值的絕對值,且s=jω;ωb和ωa分別表示系統開環Bode圖相頻曲線中,相位裕度為45度對應的兩個頻率點,且ωbωa;
利用步驟(1)-(5),即可通過基于附加集成模塊的PID控制器完成對目標的跟蹤,首先圖像傳感器檢測系統跟蹤誤差信號,其次誤差信號輸入位置控制器后得出電壓信號,控制電機,從而跟蹤平臺轉動,逐漸減小跟蹤誤差,完成跟蹤任務;最后,通過對比,該控制方法在低中頻即目標運動頻段的跟蹤精度明顯優于PID,達到了提升跟蹤精度的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光電技術研究所,未經中國科學院光電技術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044826.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兩步法培養人參果脫毒苗的方法
- 下一篇:一種輔助膀胱灌注的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