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帶升降平臺雙重加壓式強力壓機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2110044615.4 | 申請日: | 2021-01-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895549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04 |
| 發(fā)明(設計)人: | 陳小祥 | 申請(專利權)人: | 四會市大美地新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30B1/34 | 分類號: | B30B1/34;B30B15/02;B30B15/30;B30B15/16;B30B15/22 |
| 代理公司: | 深圳壹舟知識產(chǎn)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4331 | 代理人: | 楊偉東 |
| 地址: | 526200 廣東省肇慶市四會***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升降 平臺 雙重 加壓 強力 | ||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帶升降平臺雙重加壓式強力壓機,包括上壓機、下壓機、導柱、升降平臺、緩沖油缸、活動底座及承力固定模,導柱分設在下壓機四個角部并與上壓機對應相連,導柱從上至下依次穿過并與升降平臺、活動底座滑動連接,緩沖油缸底座對稱安裝在上壓機兩側,其活動推桿分別連接并驅動升降平臺沿導柱上下滑動,承力固定模安裝在升降平臺正下方并與活動底座固定連接,活動底座與下壓機連接并被下壓機驅動沿導柱上下滑動。本發(fā)明通過設置升降平臺及緩沖油缸,可有效消除產(chǎn)品內部夾層缺陷。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水泥制品生產(chǎn)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帶升降平臺雙重加壓式強力壓機。
背景技術
常規(guī)液壓機,在使用的時候都是從上往下壓制,屬于單向加壓方式,這樣的壓制成型方式,適用于粉狀原料或壓制薄的產(chǎn)品,比如瓷磚等,而超過20mm厚的產(chǎn)品,會容易導致產(chǎn)品的表面與底面密度不一致。為此,授權公告號為:CN209599947U發(fā)明名稱為:“一種壓機成型裝置”的中國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壓機成型裝置,其采用上壓機操作腔和下壓機操作腔進行沖壓達到了滿足超過20mm厚的產(chǎn)品表面與底面密度一致的生產(chǎn)需要,但該發(fā)明無法消除該類超過20mm厚的產(chǎn)品在壓制過程中由于一次壓制成型時,上下壓機相同的沖擊力,由上、下壓機沖頭所形成的產(chǎn)品內部上、下層結構層因快速結合,尚有少部分剩余氣泡無法及時排出而容易引起的產(chǎn)品內部夾層缺陷。
發(fā)明內容
針對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本發(fā)明所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如何解決產(chǎn)品內部夾層缺陷。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fā)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帶升降平臺雙重加壓式強力壓機,包括上壓機、下壓機、導柱、升降平臺、緩沖油缸、活動底座及承力固定模,所述導柱分設在所述下壓機四個角部并與所述上壓機對應相連,所述導柱從上至下依次穿過并與所述升降平臺、活動底座滑動連接,所述緩沖油缸底座對稱安裝在所述上壓機兩側,其活動推桿分別連接并驅動所述升降平臺沿所述導柱上下滑動,所述承力固定模安裝在所述升降平臺正下方并與所述活動底座固定連接,所述活動底座與所述下壓機連接并被所述下壓機驅動沿所述導柱上下滑動。
為了緩沖上壓機的沖擊力,減少沖擊振動,作為本發(fā)明的一種改進,所述上壓機包括上主油缸及上副油缸,所述上副油缸對角設置在所述上主油缸兩側。
為了緩沖下壓機的沖擊力,減少沖擊振動,作為本發(fā)明的一種改進,所述下壓機包括下主油缸及上副油缸,所述上副油缸對角設置在所述上主油缸兩側。
為了精確控制所述上主油缸的移動距離,作為本發(fā)明的一種改進,還包括第一行程感應器,所述第一行程感應器安裝在所述導柱上部對應所述上主油缸處。
為了精確控制所述下主油缸的移動距離,作為本發(fā)明的一種改進,還包括第二行程感應器,所述第二行程感應器安裝在所述導柱下部對應所述下主油缸處。
為了精確控制所述緩沖油缸的移動距離,作為本發(fā)明的一種改進,還包括第三行程感應器,所述第三行程感應器安裝在所述導柱上部對應所述緩沖油缸處。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通過設置升降平臺及緩沖油缸,可有效消除產(chǎn)品內部夾層缺陷。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結構主視示意圖;
圖2為本發(fā)明結構左視示意圖;
圖3為本發(fā)明裝模之后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方式做進一步的說明,但不是對本發(fā)明的限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四會市大美地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經(jīng)四會市大美地新材料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044615.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上一篇:機器人及頭部回轉裝置
- 下一篇:一種遙控自走式履帶旋耕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