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校園一卡通軟銀網關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043708.5 | 申請日: | 2021-01-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801654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8-15 |
| 發明(設計)人: | 余仲遷;章益宇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西筑波智慧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Q20/34 | 分類號: | G06Q20/34;G06Q20/38 |
| 代理公司: | 廣西咕咕狗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5137 | 代理人: | 苗計偉 |
| 地址: | 530012 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校園 一卡通 網關 | ||
本發明屬于校園一卡通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校園一卡通軟銀網關,包括:銀行支付模塊、正元PAY模塊和新中新支付模塊;所述正元PAY模塊用于實現與微信、云閃付和支付寶對接,并通過正元一卡通系統提供的可信服務接口對一卡通卡片賬戶進行充值;所述新中新支付模塊用于實現與支付寶對接,并通過新中新一卡通系統提供的可信服務接口實現一卡通卡片賬戶的的充值;所述銀行支付模塊可通過正元一卡通系統或新中新一卡通系統提供的可信服務接口完成對一卡通卡片賬戶的充值。本發明兼容銀行線上轉賬業務和互聯網模式第三方轉賬業務,解決了傳統一卡通充值困難的問題,具有較好的市場應用前景。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校園一卡通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校園一卡通軟銀網關。
背景技術
校園一卡通是指全校所有師生員工每人持一張校園卡取代以前的各種證件全部或部分功能,師生員工在學校各處出入、辦事、活動和消費均只憑這張校園卡便可進行。校園卡與銀行卡實現自助圈存,最終實現“一卡在手,走遍校園”,同時帶動學校各單位、各部門信息化、規范化管理的進程。校園一卡通代替了傳統的消費管理模式,為學校的管理帶來了高效、方便與安全。
但現有的傳統一卡通充值難是一個普遍現象,充值過程存在以下問題:一、部分學校使用刷卡機人工線下充值,或者線下圈存模式,用戶充值一卡通校園卡任然面臨排隊、預約等耗時費力的難題,還有消費記錄查詢困難等;二、部分做了線上充值業務的學校,不能同時兼容多家銀行機構,即使同時談攏了多家銀行的線上充值業務,但是由于市場產品的空白,需要找多家服務商進行輔助對接,造成了資源的浪費和運維難度的增加;三、做了銀行充值業務的學校,由于市面產品的空白,需要找更多的服務商,接入新穎便捷的微信、支付寶云閃付等互聯網模式下的第三方平臺,服務商多起來,增加管理難度;四、市面產品不存在自動對賬、補賬機制,采用人工對賬,手工補賬的方法,耗費時間,準確率低,增加管理難度。
公開于該背景技術部分的信息僅僅旨在增加對本發明的總體背景的理解,而不應當被視為承認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該信息構成已為本領域一般技術人員所公知的現有技術。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在于提供校園一卡通軟銀網關,以解決傳統一卡通充值困難的問題。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校園一卡通軟銀網關,包括:銀行支付模塊、正元PAY模塊和新中新支付模塊;其中,
所述正元PAY模塊用于實現與微信、云閃付和支付寶對接,并通過正元一卡通系統提供的可信服務接口對一卡通卡片賬戶進行充值;
所述新中新支付模塊用于實現與支付寶對接,并通過新中新一卡通系統提供的可信服務接口實現一卡通卡片賬戶的的充值;
所述銀行支付模塊針對不同的銀行設有獨立的對接程序,用于實現與銀行提供的銀行APP對接;所述銀行支付模塊可通過正元一卡通系統或新中新一卡通系統提供的可信服務接口完成對一卡通卡片賬戶的充值。
作為優選,所述正元PAY模塊與微信和云閃付對接完成后,可以通過新中新一卡通系統提供的可信服務接口對一卡通卡片賬戶進行充值;正元PAY模塊在通過新中新一卡通系統提供的可信服務接口對一卡通卡片賬戶進行充值之前,需要查詢并校驗第三方服務。
作為優選,所述銀行包括有中行、工行、農行和建行。
作為優選,所述銀行支付模塊通過銀校網關與正元一卡通系統提供的可信服務接口對接,完成對一卡通卡片賬戶的充值。
作為優選,所述正元一卡通系統和新中新一卡通系統均采用獨立充值服務前置。
作為優選,校園一卡通充值步驟包括:步驟一:實現校園一卡通軟銀網關與銀行、云閃付、微信以及支付寶的接口的對接;步驟二:將各個單獨模塊進行分類、判斷、統一調度管理和整合;步驟三:根據主流一卡通廠商提供的可信服務接口,完成對一卡通卡片賬戶的充值。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西筑波智慧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廣西筑波智慧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043708.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