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智能網聯節點終端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043128.6 | 申請日: | 2021-01-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654201B | 公開(公告)日: | 2021-12-31 |
| 發明(設計)人: | 何玉明;李婷婷;高延芳;張厚群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利通科技投資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5K7/14 | 分類號: | H05K7/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乾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552 | 代理人: | 華冰 |
| 地址: | 510663 廣東省廣州市***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智能 節點 終端 | ||
1.一種智能網聯節點終端,包括箱體,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至少兩層上下層疊安裝的PCB板及用于安裝所述PCB板的翻轉支架,除最下面一層所述PCB板可選擇的安裝于所述翻轉支架外,其余各層均安裝于所述翻轉支架;
各層所述翻轉支架均與所述箱體內壁固定連接;
所述翻轉支架具有翻轉機構,可帶動安裝于其上的所述PCB板向上翻轉;
所述翻轉支架包括左側支撐臂、右側支撐臂及可翻轉PCB安裝板;
所述左側支撐臂、右側支撐臂分別固定于所述箱體的兩相對的側壁;
所述可翻轉PCB安裝板同時與所述左側支撐臂、右側支撐臂轉動連接;
所述左側支撐臂包括上下平行的兩個長條形水平面板及連接兩個所述水平面板的長條形豎直面板,兩個所述水平面板與所述豎直面板形成長條形U形結構件;
所述右側支撐臂與所述左側支撐臂為鏡像對稱結構;
所述左側支撐臂及所述右側支撐臂在安裝時其U形結構的槽口扣置于所述箱體內壁并固定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智能網聯節點終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側支撐臂及所述右側支撐臂還包括位于前端的前翻轉板支撐片和位于后端的后翻轉板支撐片;
所述前翻轉板支撐片和所述后翻轉板支撐片均水平連接于所述長條形豎直面板一側;
所述前翻轉板支撐片和所述后翻轉板支撐片上均開設有用于與壓鉚螺母配合的預制孔位;
在所述PCB板連接孔下側設有第一壓鉚螺母;
所述左側支撐臂及所述右側支撐臂均為關于其長度方向上的中央橫截面對稱的結構。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智能網聯節點終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左側支撐臂及所述右側支撐臂的所述長條形豎直面板的兩端均設有第二壓鉚螺母。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智能網聯節點終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翻轉PCB安裝板包括底板、左側豎直面及右側豎直面;
所述底板固定連接于所述左側豎直面及所述右側豎直面之間;
所述左側豎直面及所述右側豎直面為左右對稱結構;
所述左側豎直面及所述右側豎直面的端部與所述左側支撐臂及所述右側支撐臂轉動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智能網聯節點終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上設有兩個緊固孔;
所述底板扣合后與所述后翻轉板支撐片相接,兩個所述緊固孔分別與所述左側支撐臂和右側支撐臂的兩個后端的所述預制孔位相對應。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智能網聯節點終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側豎直面和所述右側豎直面上均設有3至5個相互間隔的通孔。
7.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智能網聯節點終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側豎直面及所述右側豎直面均包括一個與所述左側支撐臂及所述右側支撐臂連接的連接端頭,所述可翻轉PCB安裝板翻轉后,所述連接端頭的端部分別與兩個后翻轉板支撐片的底部抵接。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智能網聯節點終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端頭為階梯狀結構,所述可翻轉PCB安裝板的翻轉角度為90度至120度。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利通科技投資有限公司,未經廣東利通科技投資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043128.6/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