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咖啡葉茶的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041310.8 | 申請日: | 2021-01-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825944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5-25 |
| 發明(設計)人: | 陳秀敏;丁健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大學 |
| 主分類號: | A23F3/34 | 分類號: | A23F3/3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2013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咖啡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屬于茶葉加工領域,涉及一種咖啡葉茶的制備方法。步驟為:將新鮮葉子篩選分級后,將葉子放于溫度在20~40℃、相對濕度60~80%環境中萎凋6~12h;萎凋葉殺青3~5min;殺青后的葉子在室溫下揉捻5~8min后;將揉捻葉堆放至高度為5~10cm,控制發酵溫度30~40℃,濕度70~90%,發酵2~6小時;然后干燥至水分含量為3~5%;將干燥咖啡葉粉碎后裝入茶包袋中并密封包裝;本發明以廢棄物咖啡鮮葉為原料,加工制成固體飲料;通過揉捻使發酵更好的進行,同時控制了發酵時間,充分保留了咖啡葉中對人體有益的生物活性物質,具有抗氧化、抗炎等功能;湯色清澈明亮,并且味道渾厚爽口。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茶葉加工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咖啡葉茶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咖啡樹的種植是以獲取咖啡豆為目的,然而在種植過程中會定期修剪枝葉,從而產生大量咖啡葉廢棄物,不僅造成資源的浪費,還會給環境增加負擔。
咖啡葉富含多種生物活性成分,主要包括生物堿、氧雜蒽酮類化合物、酚酸類、萜類化合物、兒茶素、黃酮類化合物以及氨基酸、蔗糖等,從而使其具有高抗氧化和抗炎癥等功能而且,曬干的咖啡葉長久以來就被咖啡種植地的居民制成茶飲品用于緩解疲勞或預防和治療疾病。
然而,目前咖啡葉茶的加工方法相對單一。發酵過程由于多酚氧化酶的作用,綠原酸等多酚類化合物被氧化,從而得到的成品茶的抗氧化性降低;而未經發酵的咖啡葉茶青草味重,口感不佳。因此亟需研究一種方法,使得到的咖啡葉茶成品既能保留大部分的抗氧化活性成分,又具有溫和的口感。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缺陷,提供一種高生物活性的咖啡葉茶的制備方法。
為了實現以上目的,本發明將咖啡鮮葉經前處理、萎凋、殺青、揉捻、發酵、干燥、包裝處理,具體步驟包括:
(1)前處理:選取新鮮咖啡葉,去除梗的部分,挑選出無蟲眼、大小形狀完整的葉子,隨后清洗干凈、瀝干水分,備用;
(2)萎凋:將步驟(1)中經過前處理的咖啡葉在溫度20~40℃,濕度60%~80%條件下,放置6~12h;
(3)殺青:將步驟(2)萎凋后的咖啡葉進行殺青處理;
(4)揉捻:將殺青后的葉子置于揉捻機中于室溫下進行揉捻,得到揉捻葉;
(5)發酵:將步驟(4)得到的揉捻葉堆放于溫度30~40℃,相對濕度70%~90%的環境中進行發酵,得到發酵葉;
(6)將得到的發酵葉干燥至水分含量在3%~5%時停止干燥,干燥后再進行粉碎,粉碎后得到咖啡葉茶,用茶袋分裝后再進行密封包裝。
優選的,步驟(2)中所述溫度為30℃,濕度為80%,放置時間為12h。
優選的,步驟(3)中所述殺青處理的時間為3~5min。
優選的,步驟(4)中所述揉捻的時間為5~8min。
優選的,步驟(5)中所述發酵時揉捻葉堆放的高度為5~10cm,發酵的時間為2~6h。
優選的,步驟(6)中所述干燥的溫度為100~120℃,干燥的時間為90~120min。
本發明的優點:
本發明中采用上訴技術步驟,分別采用未殺青與經過殺青的葉子進行后續的揉捻、發酵和干燥處理,其關鍵之處在于:
(1)本發明中萎凋的時間控制較短,最高不超過12h,目的是為了控制咖啡葉中水分,若時間過長失水過多不利于后續步驟,影響咖啡葉茶的品質;本發明還比較了殺青與否對成品葉植物化學成分和口感的區別,發現經過殺青的葉子多酚類含量明顯較高,具備更好的品質。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大學,未經江蘇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041310.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