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外科用的醫用棉簽蘸藥裝置及使用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040452.2 | 申請日: | 2021-01-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891063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6-24 |
| 發明(設計)人: | 陳燕;楊蕾;宗娟蕓 | 申請(專利權)人: | 青島市中醫醫院(青島市海慈醫院;青島市康復醫學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A61F13/38 | 分類號: | A61F13/38 |
| 代理公司: | 杭州研基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3389 | 代理人: | 謝東 |
| 地址: | 266033***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外科 醫用 棉簽 裝置 使用方法 | ||
1.一種外科用的醫用棉簽蘸藥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殼體(1),所述外殼體(1)的一端面下端開設有一出口(101),所述外殼體(1)的內部固定設置有一擋板(102),所述擋板(102)將所述外殼體(1)的內部分為一安裝腔和一儲物腔(103);所述外殼體(1)的上端固定設置有蓋板(2),所述蓋板(2)上開設有第一通孔(201)、第二通孔(202)及第三通孔(203),所述第二通孔(202)位于所述第一通孔(201)沿所述蓋板(2)長度方向的一側;所述第三通孔(203)位于所述第一通孔(201)沿所述蓋板(2)寬度方向的一側,所述蓋板(2)上還開設有一方孔,所述方孔位于所述第二通孔(202)遠離所述第一通孔(201)的一側;
蘸藥機構(3),所述蘸藥機構(3)設置在所述外殼體(1)內靠近所述第一通孔(201)的一側,所述蘸藥機構(3)中的夾持部件(39)位于所述蓋板(2)的上方;所述蘸藥機構(3)在對醫用棉簽進行蘸藥時,使得醫用棉簽棉球的三分之二處蘸上藥液;
分離機構(4),所述分離機構(4)設置在所述外殼體(1)內靠近所述第三通孔(203)的一側,所述分離機構(4)用于分離醫用棉簽的棉球及棉棒,所述蘸藥機構(3)包括連接滑座(31),所述連接滑座(31)固定設置在所述蓋板(2)的下端面上,且所述連接滑座(31)位于所述方孔的正下方;所述連接滑座(31)上設置有按壓部件(38);第一連接管(32),所述第一連接管(32)的上端面與所述蓋板(2)的下端面固定連接,且所述第一連接管(32)的管口正對于所述第一通孔(201),所述第一連接管(32)的外側壁與所述連接滑座(31)固定連接;注液筒(33),所述注液筒(33)固定設置在所述第一連接管(32)的外側壁上,所述注液筒(33)通過出氣管(333)與所述連接滑座(31)固定連接;儲液箱(34),所述儲液箱(34)固定設置在所述外殼體(1)的內底壁上;所述注液筒(33)通過第一出液管(35)與所述儲液箱(34)固定連接,所述第一連接管(32)的下端固定設置有第二出液管(36),所述第二出液管(36)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一連接管(32)的內部,所述第二出液管(36)的另一端位于所述儲液箱(34)的內部上端;環形連接管(37),所述環形連接管(37)套設在所述第一連接管(32)的外側下端,所述環形連接管(37)靠近所述第一連接管(32)的側壁上沿圓周方向均勻設置有若干個出液噴頭(371),若干個所述出液噴頭(371)的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一連接管(32)的內部;所述環形連接管(37)通過第三出液管(331)和第四出液管(332)與所述注液筒(33)相連通,所述第三出液管(331)沿水平方向固定設置在所述注液筒(33)的外側壁上,所述第四出液管(332)沿豎直方向設置,所述第四出液管(332)的一端與所述第三出液管(331)相連接,所述第四出液管(332)的另一端與所述環形連接管(37)相連接;夾持部件(39),所述夾持部件(39)設置在所述按壓部件(38)上,且所述夾持部件(39)位于所述第一通孔(201)的正上方,所述第一出液管(35)的一端位于所述儲液箱(34)的內部,所述第一出液管(35)的另一端位于所述注液筒(33)的內部,所述第一出液管(35)位于所述注液筒(33)內部的一端固定設置有第一單向閥;所述第三出液管(331)與所述注液筒(33)的連接處設置有第二單向閥,所述連接滑座(31)上沿豎直方向開設有一滑槽(311),所述滑槽(311)的開口正對于所述方孔,所述連接滑座(31)上沿豎直方向還開設有一滑孔(312),所述滑孔(312)的下端與所述出氣管(333)相連通,所述滑孔(312)的上端與所述第二通孔(202)相連通,且所述滑孔(312)的直徑小于所述第二通孔(202)的直徑,所述按壓部件(38)包括驅動塊(381),所述驅動塊(381)彈性設置在所述滑槽(311)內,且所述驅動塊(381)的一端通過所述方孔位于所述蓋板(2)的上方,所述驅動塊(381)位于所述滑槽(311)內的一端通過第一連接彈簧(382)與所述滑槽(311)的底面彈性連接;連接桿(383),所述連接桿(383)與所述滑孔(312)滑動設置,所述連接桿(383)的直徑小于所述滑孔(312)的直徑,所述連接桿(383)位于所述滑孔(312)內部的一端固定設置有活塞墊塊(384),所述活塞墊塊(384)與所述滑孔(312)間隙配合;所述連接桿(383)的另一端位于所述蓋板(2)的上端,所述連接桿(383)位于所述蓋板(2)上端的端面上固定設置有壓塊(385),所述連接桿(383)位于所述滑孔(312)外側的部分套設有第二連接彈簧(386),所述第二連接彈簧(386)的一端固定設置在所述壓塊(385)的下端面上,所述第二連接彈簧(386)的另一端固定設置在所述連接滑座(31)的上端面上;所述驅動塊(381)靠近所述第一連接管(32)的側面上端固定設置有連接塊(387),且所述連接塊(387)位于所述壓塊(385)的正上方。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青島市中醫醫院(青島市海慈醫院、青島市康復醫學研究所),未經青島市中醫醫院(青島市海慈醫院、青島市康復醫學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040452.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