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塑料孔內環形槽開槽設備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040216.0 | 申請日: | 2019-03-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720972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4-30 |
| 發明(設計)人: | 管越峰;連升炯;曹淼;戚江浩;盧蝶;董李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B29C39/34 | 分類號: | B29C39/34 |
| 代理公司: | 杭州泓呈祥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3350 | 代理人: | 王豐 |
| 地址: | 310018***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塑料 環形 開槽 設備 | ||
本發明屬于塑料制造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塑料孔內環形槽開槽設備,它包括動模、模芯、定模,該模具通過動板帶動驅動桿的上下移動控制模芯中的滑動模芯內外縮放,當需要澆注時,控制驅動桿使得驅動桿向下移動,驅動桿向下移動就會使得六個拉桿水平向外滑動,六個拉桿水平向外滑動就會驅動滑動模芯上對應的固定模殼和可拆模殼向外移動,當滑動模芯完全展開后,進行澆注,在澆注完成塑料固化后,控制驅動桿使得驅動桿向上移動,驅動桿向上移動就會使得滑動模芯上對應的固定模殼和可拆模殼向內移動且相互嵌套,最后使得滑動模芯與上模芯與下模芯的外徑相等,然后就可以完全將模芯取出;便于鑄造具有環形內腔的零件。
所屬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塑料制造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塑料孔內環形槽開槽設備。
背景技術
塑料制造是將塑料熔化成液態狀,采用范模澆鑄而制成器物的方法,澆鑄工藝在我國新石器時代末期就已經出現,原本是青銅器的制作工藝,因青銅器的興盛而發展、成熟起來;模芯可先裝配后再澆塑料,也可澆完塑料后再插模芯;但是在脫模時,對零件有一定的要求,必須是彈性材料,通過彈性變形才能將模芯取出,脫模難度大,需要一定的脫模溫度和脫模角度;如果需要澆筑帶有環形內腔一類的零件,脫模就更難了,所以需要設計一種在澆筑帶有環形內腔一類的零件時,在環形內腔部位模具可粗細變化的模具是非常有必要的;
本發明設計一種塑料孔內環形槽開槽設備解決如上問題。
發明內容
為解決現有技術中的上述缺陷,本發明公開一種塑料孔內環形槽開槽設備,它是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
一種塑料孔內環形槽開槽設備,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動模、模芯、驅動桿、定模,其中動模安裝在定模的上側,驅動桿的下側面上開有圓形槽,圓形槽上端的圓面上周向均勻地開有三個導向槽,驅動桿的上端安裝在活動模內側上端面上;模芯安裝在活動模和定模內且與驅動桿配合;模芯的作用是對澆筑進動模和定模內的塑料定型。
上述模芯包括滑動模芯、連接固定桿、上模芯、下模芯、拉緊彈簧、連接塊,其中上模芯嵌套安裝在驅動桿上,且上模芯與驅動桿滑動配合;下模芯內側底面上安裝有連接固定桿,連接固定桿的上側周向均勻地安裝有三個連接塊,下模芯通過三個連接塊安裝在上模芯下側,且連接固定桿穿過驅動桿上所開的圓形槽,三個連接塊分別穿過驅動桿上所開的三個導向槽;連接固定桿和連接塊的作用是將上模芯和下模芯固定;驅動桿與下模芯的底側面之間安裝有拉緊彈簧;拉緊彈簧的作用是在澆筑過程中,通過拉緊彈簧將動模與上模芯緊密結合在一起,防止動模和上模芯之間出現間隙;滑動模芯安裝在上模芯和下模芯之間。
上述滑動模芯包括驅動機構、可拆模殼、固定模殼,其中三個可拆模殼和三個固定模殼沿著上模芯軸線方向周向均勻交替分布;三個可拆模殼和三個固定模殼與驅動桿之間分別安裝有一個驅動其內外滑動且交錯嵌套的驅動機構;固定模殼的兩側開有對稱的第三斜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杭州電子科技大學,未經杭州電子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040216.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六軸機械臂
- 下一篇:一種用于塑料的孔內環形槽制造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