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天線單元和天線單元制作方法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2110039371.0 | 申請日: | 2021-01-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366447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4-02 |
| 發(fā)明(設計)人: | 郭凡玉;陳智慧;王新輝;許峰凱;羅烜 | 申請(專利權)人: | 成都天銳星通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Q1/38 | 分類號: | H01Q1/38;H01Q1/50;H01Q1/52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專利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徐麗 |
| 地址: | 610002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區(qū)中國(四川***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天線 單元 制作方法 | ||
本申請?zhí)峁┮环N天線單元和天線單元制作方法,涉及天線制作技術領域,天線單元包括天線層、芯片控制層、電磁帶隙結構和饋電帶線;所述天線層位于所述芯片控制層的一側;所述電磁帶隙結構位于所述天線層靠近所述芯片控制層的一側;所述饋電帶線位于所述天線層的內部,通過上述方案的設置,能夠得到一種性能穩(wěn)定的天線單元。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天線制作技術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天線單元和天線單元制作方法。
背景技術
在天線制作過程中,一般是將多個介質層通過壓合工藝逐步形成天線層、芯片控制層等,在壓合好相應的功能介質層后,一般需要對其進行打孔,以便形成能夠使用的天線單元。而在現有技術中,形成天線單元的各個介質層并不具備任何實際功能,僅作為元器件的封裝設置,為了防止出現耦合等情況,需要對形成的孔進行多次加工,以通過為不同的孔設置不同的深度來解決耦合等問題,而多次制孔工藝會造成天線單元的損壞,進而影響天線單元的性能。
有鑒于此,如何提供一種性能穩(wěn)定的天線單元,使本領域技術人員需要解決的。
發(fā)明內容
本申請?zhí)峁┝艘环N天線單元和天線單元制作方法。
本申請的實施例可以這樣實現:
第一方面,本申請?zhí)峁┮环N天線單元,包括天線層、芯片控制層、電磁帶隙結構和饋電帶線;
天線層位于芯片控制層的一側;
電磁帶隙結構位于天線層靠近芯片控制層的一側;
饋電帶線位于天線層的內部。
在可選的實施方式中,電磁帶隙結構包括電磁帶隙接地孔和電磁帶隙貼片,天線層包括第一天線介質層、第二天線介質層和第三天線介質層;
第一天線介質層、第二天線介質層和第三天線介質層依次遠離芯片控制層設置;
饋電帶線位于第二天線介質層和第三天線介質層之間;
電磁帶隙接地孔開設于第一天線介質層;
電磁帶隙貼片沿電磁帶隙接地孔的邊緣,設置在第一天線介質層靠近第二天線介質層的一側;
第三天線介質層遠離第一天線介質層的一側設置有金屬層。
在可選的實施方式中,天線層還包括第四天線介質層,第四天線介質層位于第三天線介質層遠離第一天線介質層的一側;
第四天線介質層開設有耦合隔離孔。
在可選的實施方式中,天線單元還包括類同軸結構,類同軸結構位于第一天線介質層和芯片控制層之間,類同軸結構用于實現天線單元的通信交互。
在可選的實施方式中,類同軸結構包括類同軸信號孔和類同軸外導體;
類同軸信號孔開設于芯片控制層、第一天線介質層和第二天線介質層;
類同軸外導體沿類同軸信號孔的開設方向貫穿芯片控制層。
在可選的實施方式中,饋電帶線包括第一饋電帶線和第二饋電帶線,天線單元還包括天線貼片、第一耦合縫隙和第二耦合縫隙;
第一耦合縫隙與第一饋電帶線、以及第二耦合縫隙與第二饋電帶線,用于實現雙圓極化饋電;
天線貼片位于天線層遠離芯片控制層的一側,天線貼片的貼片切角用于實現圓極化。
第二方面,本申請?zhí)峁┮环N天線單元制作方法,用于制作形成前述實施方式中任一項的天線單元,方法包括:
提供天線層;
將饋電帶線設置在天線層內部;
將電磁帶隙結構設置在天線層的一側;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成都天銳星通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成都天銳星通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03937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